听竹山丨柿子又红了

2025-01-24 16:03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陈芳

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柿子又红了

作者:李敏

 

又值秋冬季,又逢柿子红。围墙外的那棵柿子树,宛如一位忠实的老友,年复一年地坚守着,把那份红彤彤的惊喜毫无保留地带给每一个路过的人。而我,更是年年路过,时时惊叹。

(网络图片)

尤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当我把这份对柿子红的惊叹带回家时,竟引起了父亲深深的共鸣。

一个宁静的傍晚,余晖洒在小院里。父亲坐在竹椅上,点燃一支烟,袅袅的烟雾中,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缓缓说道:“我们小时候,柿子把我们吃伤了。” 父亲的眼神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那时候,粮食稀缺,柿子就成了我们填肚子的宝贝。可柿子没熟透的时候,那涩味能让人嘴巴发麻。我们就把掉落的柿子偷偷捡回来,放进秧田里泡着。这泡柿子啊,得时刻盯着,不然一不小心就泡坏了。每天都怀着期待去看看,等觉得涩味差不多没了,捞出来咬一口,那股子清甜,真的是能让人幸福好久……” 父亲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满足的微笑,仿佛又尝到了当年那难得的甜味。

(网络图片)

不善言辞的父亲打开了久违的话匣子,和我讲述着童年里吃柿子的遭遇。我细细听着,却不打断,而父亲也从秧田的泡柿子讲到了后来渐渐成年。“那时候,日子稍微好点了,但粮食还是金贵得很。我们就拿柿子来做酒……”

“柿子还能做酒?”我惊讶地问道。

“当然。你知道吗?那时候的柿子酒,没有现在这么多精细的工序和讲究的材料。就是把柿子简单处理一下,放进大缸,加上水,等着发酵。酿出来的酒,味道不那么浓烈,带着柿子本身的酸甜和淡淡的酒香。虽然比不上现在的美酒,但在当时,那可是我们难得的享受。” 父亲轻轻叹了口气,“每一口柿子酒下肚,都觉得生活的苦也被冲淡了一些。”

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父亲年少时的画面,心中涌起一阵感慨。

(网络图片)

我的童年一瞬间也涌现在了眼前。

那时候,老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是柿子树。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的两棵柿子树。一棵高大一点的长在爷爷的菜园里,那是我心中的神秘乐园。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爷爷总是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一树的柿子,他会让它们在树上自然成熟,一直到冬天霜降过后,才会摘下。然后,用麻绳串起来,挂在檐廊下面,慢慢风干。那些柿子在冬日的寒风中,渐渐变得干瘪,表面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犹如岁月的痕迹。

但每次爷爷晒的多,收的却没多少。主要是因为有我这个小馋猫,每次去爷爷家,都会忍不住被那满树的柿子吸引,然后悄悄摘下几个还带着些涩味的柿子,大口咬下去。爷爷看见了,也只是笑着摇摇头说:“这还有些涩,你少吃点啊!” 可我哪里听得进去,依旧吃得津津有味。

另外一棵柿子树长在另一块比较远的地里。因为雀鸟多,离家远,所以每次初秋,柿子还只是微微泛红的时候,母亲便会摘回来给我做泡柿子。家里的泡菜罐成了柿子的魔法罐子,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盼着柿子快点入味。往往还不等柿子完全泡好,我就开始从罐儿里捞柿子吃。等母亲想起来的时候,罐子里的柿子已经被我吃得差不多了。

(网络图片)

那时候的日子,简单而快乐。柿子的甜蜜滋味,成了童年回忆中最鲜明的色彩。

然而,时光流转,岁月如梭。慢慢地,爷爷老了,再也没有力气去打理那棵柿子树,我也再吃不到挂满霜的柿子干儿了。再后来,柿子树也如同年迈的老人,渐渐失去了生机,不再结果。而我,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口味发生了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爱吃柿子了。

如今,每当看到那红彤彤的柿子,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柿子又红了,可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却只能在记忆中找寻。但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温暖与甜蜜,永远珍藏在心底,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李敏,就职于竹山县得胜中学。

 

朗读者:

余皓若,竹山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