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评:“郑钦文”现象级传播背后的思考

2024-12-10 15:43   十堰日报   卢波

柯杨

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十堰茅箭姑娘郑钦文勇夺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互联网平台形成了一次传播热潮,给本人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一、城市浸润是根基

郑钦文出生成长在山水车城——十堰。资深媒体人张欧亚说道:十堰如深圳一样,开放包容,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撞击与交流融合,造就了一座城的非凡。这里是全省最年轻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首先有了一个山城体育场,早在1990年就有了关于体育的直播节目,甚至早于CCTV。也许正是这种浓厚的体育氛围从小就为郑钦文种下了一颗体育梦的种子。赛场上的郑钦文刚柔并济,如同武当太极;生生不息,如同汉江奔流;迅猛有力,如同东风浩荡。从此我们的三张城市名片,可以再加上一个后缀:仙山碧水汽车城,孕育奥冠郑钦文!

二、绝对实力为基础

郑钦文此次的夺冠之路一开始看起来并不顺利。她先后经历了两场超过三小时的鏖战,特别是与波兰选手斯维亚特克的交战,此前无一胜绩。这场体力、脑力与毅力的综合较量,最终她顶住压力晋级决赛,为中国乃至亚洲网球谱写了璀璨的奥运会纪录。有网友说,在四分之一决赛战胜前世界第一,在半决赛战胜世界第一,在决赛成为世界第一。手拿地狱剧本,她却逆风飞翔。赛后接受采访时,她自豪地说“只有我知道,为了这一刻,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所有的泪水、汗水和艰辛,但这一切都值得。”

三、周密策划作前提

在郑钦文成功闯入决赛后,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宣传部门精心组织,达到良好宣传效果。一是新闻宣传全面发动。十堰日报(晚报)制作“郑”惊世界、“钦”尽全力等谐音海报为当晚的直播活动做好预热;十堰广播电视台、十堰日报社视频团队策划系列直播活动,联系前央视主持人韩乔生录制祝福视频,邀请郑钦文启蒙教练亲临现场。二是社会宣传铺天盖地。在环球港、北京路等地的户外大屏、LED显示屏为郑钦文加油助威等字幕海报引人注目,茅箭区四四厢遇创业街区百姓大舞台也同步开展直播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四、信息共享助裂变

比赛开始后,省市区三级媒体保持联动。一是直播信号联动。十堰广播电视台直播信号同步到十堰日报(晚报)、“茅箭这些事儿”等平台,受众面、知晓度进一步扩大;二是优质新闻资源联动。各级媒体记者兵分多路,在各点位掌握到好的线索、拍摄到好的图片视频后及时共享,实现一次采访、一次拍摄多途径、多媒体、多平台传播的裂变效果。其中湖北日报客户端《郑钦文,母校老师和家乡人民为你加油!》上今日热搜榜第一;新华每日电讯《这是中国网球队夺得的首枚奥运会金牌》视频号浏览量短时间突破10万+。

五、全民参与终达成

8月3日晚,车城十堰万人空巷,市民自发聚集在十堰奥体中心、市体育中心、四四厢遇街区等地,通过大屏感受奥运氛围。在近2个小时激战中,家乡人民始终情绪高涨,手持国旗、加油标语等持续为郑钦文呐喊助威。8月4日凌晨,郑钦文夺冠后,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迅速成为欢乐的海洋,大家在指尖屏端传递着胜利的喜悦,分享家乡的荣耀。全民转发、强势霸屏,一夜无眠。

笔墨当随时代。此次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以郑钦文为代表的中国小将都有大心脏。成长在民族复兴路上的90后00后,亲历着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拥有着平视世界的底气勇气、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而我们,做好时代的记录者,义不容辞、与有荣焉!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