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 记者 刘旻 摄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段吉雄
3个月能做什么?
在郧西县,中庸电力装备零碳产业园项目一个月落地、三个月建成、百日投产运营,从签约落地到正式投产,仅用3个多月时间。
180天可以干多少事?
在张湾区,一期总投资60亿元的远景动力电池项目,从签约、落地、开工到首条模组生产线量产,仅用6个月。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财产登记、市场监管、破产办理等多项指标在全省居于前列。
数字赋能加速“奔跑”
“丹江口市政府仅用40天,就把331亩‘七通一平’的标准地交给了我们,服务专班常驻工地,现场协调、现场组织、现场调度、现场解决问题。”正威(丹江口)新能源智造产业园项目总裁王玉新真切感受到了十堰和丹江口尊商、重商、亲商、诚商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深化简政放权,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为企业厚植发展沃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改革激活力,以“五减五通”为抓手,扎实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打好顽瘴痼疾攻坚战。建成十堰市政务服务共享互通大数据平台“武当云”系统和“i武当”App,打通国省垂专网70个,上线“一事联办”事项51个,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减少83%、办理时限减少70%、申请材料减少40%、办理环节减少75%。
优化企业开办“2半0”机制(2个环节、半天办结、零费用)。企业开办由原来140多个“填报项”压缩至20多个“勾选项”,申请信息减少85%左右。变“多证可营”为“一证准营”,实现19个行业“一证准营”。
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指尖办”“掌上办”,在全省率先推出“刷脸”服务,率先实现水电气同步过户,不动产电子证照、一码管房管地等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建成市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40个部门数据共享互通,“襄十随神”城市群、市县两级356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昔日群众多跑腿、今日数据多跑路”正成为我市利企便民的生动注脚。
厚植“近悦远来”沃土
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气弹簧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去年上半年,企业一次性拿到增值税留抵退税620余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去年1至8月,全市累计为34.47万户市场主体办理各项税费优惠47亿元,涉及22个具体行业大类,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民生、稳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最核心的竞争力。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创新实施“双组长制”“指标长负责制”“专班推进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系列政策举措,统筹推进营商环境18项评价指标“提优补短”。
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兰溪谷项目在我市创下多个“第一”——落实“一证两书”(《住宅质量合格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同步发放、实现配建幼儿园无偿移交、实施第三方飞行检查、实现“交房即交证”。十堰招商花园城商业综合体从开工到开业仅用时18个月,在我市创下大中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新速度。
高质高效的项目建设,彰显了我市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的信心和决心。2023年,全市新登记企业2.8万户,同比增长119.7%,市场主体活力奔涌。
2023年6月5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决战行动方案》印发,从“指标大优化、问题大整治、成本大降低、满意度大提升”四个方面发力,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争取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四连冠”。
打造人才积聚“强磁场”
“拿到中级职称后,每个月可以增加800元收入。”上月,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周阳海顺利通过评审,拿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级职称。
十堰是一座移民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人才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大学生留(回)堰计划,加大政策供给,开展技能培训,建设发展平台,打造竞赛品牌,深化评价制度改革。2023年,全市完成大学生留(回)堰3.09万人,引进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1197名。新增技能人才1380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615人。
在十堰,比赛成为选育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2023年7月,中国技协城市主产业职业技能联赛暨技术工人、工匠大会首次落户十堰,主要看中了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成就和行业地位。作为全国举足轻重的汽车工业基地,十堰具备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聚集了众多汽车产业工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5.14万人,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达4.37万人。
联赛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我市携手全国产业链、技术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发现和培育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和技能人才。这对我市乃至整个湖北,都具有里程碑式和开创性意义。
为了吸引留住更多人才在十堰创新创业,我市实施“武当人才卡”制度,设武当金卡、武当银卡和武当菁英卡,为人才提供落户、安居、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家属就业、老人养老等数十个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武当人才卡”4695张,兑现各类人才津补贴3071.5万元,247名高层次人才入住人才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