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城市品牌思考

2024-12-10 15:42   十堰日报   卢波

■程鹏 吴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结合十堰实际,我们应着力打造“大山里的深圳”,进一步塑造城市品牌、彰显城市特质、涵养城市精神,树立“五大思维”,做到“五个坚持”,让“大山里的深圳”城市品牌更加名副其实。

树立哲学思维,坚持内因决定论。“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是深圳鲜明精神特质。深圳的实践表明,唯有解放思想,才能发展突围。十堰可以聚焦打造“大山里的深圳”这一目标,在全市深入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检视,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以上率下、以身示范,多从主观找原因,打破区位决定论、资源瓶颈论,鼓足干部的闯劲、拼劲、韧劲,坚定打造“大山里的深圳”的信心、决心。

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生态立市。深圳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对标的是世界一流、国际标准、行业标杆。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十堰必须扬优势、补短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资源是十堰最大的资源,生态优势是十堰最大的优势,保水护水是十堰最大的政治,绿色是十堰最大的底色。全市上下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山、水、人、城、产,抢抓北京对口协作、深圳产业协作、东风深度合作、中部地区崛起、绿色转型等发展机遇,使十堰的长板更长、优势更优、视野更宽。

树立创新思维,坚持人才强市。“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宽广胸襟、宽容气度的最好说明。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十堰必须保持城市的前沿性、生长性、创造性,关键在凝聚人心、汇聚人才、集聚人气。必须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大人才观”,在引、育、留、用全链条全周期上下功夫,引进更多研究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青年人才来堰就业创业,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标杆城市,让十堰成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之地、向往集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树立市场思维,坚持产业兴市。深圳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深圳干部市场敏锐性高,人情关系没有市场,依法办事成为普遍共识。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十堰需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上下功夫,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下功夫,着力建设公平市场、塑造诚信市场、融入统一市场;在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上持续用力,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打造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上下功夫,提升政策执行力、生命力;在打造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上下功夫,让务实尚法的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十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树立品牌思维,坚持高标准治市。深圳干部工作精准精细、实事求是,始终充满“事事争第一、处处创一流”的改革锐气。打造“大山里的深圳”,考验的是十堰干部的能力作风,检验的是十堰干部的治理水平,倒逼我们必须以更高水平、更严标准、更实要求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必须树立品牌思维,始终保持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精神状态,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干出品牌、作出示范,把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严实作风发扬光大。(作者单位:十堰市委党校)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