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筑梦新竹山】为竹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2021-07-30 15:48   竹山融媒体中心   贺荣靖

【开栏语】为全面总结全县“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取得的发展成就,系统化推介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确定的“一核两带三区”区域布局、“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落实举措和“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从2021年3月1日开始,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筑梦新竹山——竹山县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大型主题宣传,以在全社会引起共鸣、推动共识、形成共振,激发奋进“十四五”的强大正能量。敬请关注。


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筑梦新竹山

——竹山县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25)

为竹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十三五”时期,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竹山县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三大攻坚战为重点,深入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系统化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强监管等各项工作,财政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目标顺利完成,为实现竹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和财力基础。

五年来,财政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在严格落实“营改增”、深化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的情况下,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挖潜增收,财政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收入质效显著提升。5年间,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4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倍,年均增幅7%,税收收入占比超过了60%。

五年来,财政保障民生力度只增不减。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财政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增加对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保”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将更多财力用于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弥补民生短板,涵盖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医疗、科技、就业、养老、农业等方面,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5年间,全县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34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倍,年均增幅5%。其中:农林水累计支出39.94亿元,教育累计支出28.0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累计支出2.21亿元,科学技术累计支出1.5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30.01亿元,医疗卫生累计支出22.04亿元,城市建设累计支出40.7亿元,交通建设累计支出25亿元。

五年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财政部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出清。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企业优胜劣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对公共科技活动支持。优化园区企业发展环境,严格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5年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支持企业资金9.5亿元,为县内经营实体提供担保贷款近4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近2亿元,县属国有企业经营性收入、股份分红等收益超过8亿元,创税超过2亿元,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90亿元。

五年来,财政支持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既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集中力量打好重点战役。

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不断健全扶贫资金统筹整合机制,五年间,统筹各级财政资金65亿元,支持“五个一批”精准扶贫项目,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家庭农场、扶贫工厂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全县239个村,48536户、146564名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

坚持绿色发展,确保污染防治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五年来,共投入污染防治资金6.5亿元,支持“蓝天”“净土”“碧水”三大行动,城乡环境面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大为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我县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创新政府债务管理思路和举措,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政府债务总额大幅下降,违规举债行为基本消除,全县政府债务风险总体保持在可控范围。

五年来,财政改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时期,财政部门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蹄疾步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全面落实,“四本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基本建立,并在范围、内容、标准、程序、时间等方面,实现规范统一。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的“五位一体”改革全面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政府购买服务、存量资金盘活、政府债务管理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财政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预算法》和《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落实、科技和环保等重点领域财政投入、存量资金、预决算信息公开、三公经费等方面的专项检查深入开展,财政涉农资金、中央八项规定执行、财经纪律等专项治理有序实施。

“十四五“时期,县财政部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实现竹山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一是着力培植壮大产业体系。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抢抓国家省市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调整机遇,支持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绿松石、水电等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对国家、省、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产品、龙头企业,统筹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技改等政府基金以及政府采购等多种支持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健全财政科技投入联动机制。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的联动与统筹管理,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等各环节的财政投入,着力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参与的机制,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营改增”扩围、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清理规范不合理涉企收费,构建新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打造覆盖全县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融资担保服务。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有关政策,完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建立收费依法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支持就业优先。支持中小微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实施高技能人才工程、紧缺急需人才培训计划,以及贫困家庭子女、转岗职工、残疾人等特殊就业人群职业培训计划;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财政扶持力度;健全不同类型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援助机制,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和对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的补贴奖励力度。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强化县级政府学前教育支出责任,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巩固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强特殊教育财政保障能力,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推动职业院校资源统筹整合,保足额障义务教育老师工资待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展。支持提升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防控能力,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和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强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老旧住房和居住小区综合改造,提高市民基本住房保障水平。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资金推进各类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设施共建共享,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教育、旅游、体育深度融合。=支持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社区、网格管理队伍建设,健全重点领域监管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全口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强化税收和财政投入的调控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严格按照县情实际和财力许可,对重点支出予以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与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债务分析评价制度及政府风险预警控制机制,努力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推进预算评审制度改革,健全基于预算评审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预算评审结果运用。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职相适应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加快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推进实现资产管理集约化。加快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产权关系,推进政企分离,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做实做强做优做大县属国有经济。优化政府采购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加强以基础数据、业务管理、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等为重点的政府采购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加强财政资金的动态跟踪和预警监控,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时效性。深化财政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定性与定量、共性与个性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对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专家参与绩效评价的质量管理。

四是深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落实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深化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适时公开经审计后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建立健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促进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会计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政府会计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改革全面深化要求相适应的政府会计人才队伍。

五是深化财政监管改革。构建财政大监督体系。将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加快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支撑、部门间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多层次、网络化的财政监督体系;突出监管重点,加大对重大政策执行、重大改革措施落实和重大财政资金投入使用、《预算法》和《会计法》等重要财政法律法规实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注重日常预警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本级各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专项资金、非税收入等财政重点资金实行有针对性的轮查制度,加大对各类违法失信行为的执法监督问责和失信惩戒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健全财政信息公开机制。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及使用情况,推行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信息公开,细化公开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采购总体情况、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政府采购预算、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等信息;逐步公开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以及绩效评价结果;探索建立部门和单位的国有资产公示制度。

六是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巩固精准脱贫成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和预算支出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加大核心大城区资金投入力度,实现城市综合管理的精细化和全覆盖;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绿色发展。围绕“蓝天”、“清水”、“净土”三大行动,大力支持环境治理。大力支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各类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深化农村改革。稳慎推进我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竹山县财政局组稿)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