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近日,溢水镇正式印发《溢水镇集体“三资”管理办法》,一系列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务实举措与激励条款引人注目。该《办法》立足细微处,发力关键点,通过系统化、人性化的制度安排,旨在为村干部松绑减负、加油鼓劲,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与推动乡村发展的坚定决心。
细微关怀,激发内生动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溢水镇党委、政府深知,激发基层活力,首要在于关爱干部、激发干劲。此次新规一改旧例,将保障与激励摆到突出位置。不仅明确规范并落实了村干部履职中产生的交通、通讯、差旅等费用实报实销,解除了干部“跑腿办事”的后顾之忧;更创新性地将定期健康体检纳入保障范围,体现了组织对干部身心健康的人文关怀。这些“及时雨”般的务实举措,让村干部真切感受到“流汗不流泪、吃苦不吃亏”,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内生动力。
规范管理,筑牢清廉防线。溢水镇坚持关怀激励与规范约束并行。本次“三资”管理办法的核心,在于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特别是土地这一核心要素,实施更严格、更精细化的监管。《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山地林草水砂石”等资源资产的登记、发包、租赁程序,要求全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规定,在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土地流转、引入产业项目时,必须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确保集体资源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防范“微腐败”风险。这既为土地利用划定了“红线”,也为合规项目建设开启了“绿灯”,更为村干部干事创业装上了规范的“导航仪”,确保乡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激活内力,驱动产业兴镇。保障激励干部与规范管理“三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造福百姓。新办法的核心出发点,正是通过激发村干部积极性来盘活集体资源,做大经济发展“蛋糕”。其中,“集体经济收入达标奖励机制”彻底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主动谋划产业、积极招商引资、精细管理资产的热情。这使得村干部逐渐从“等靠要”的被动管理者,转变为带领群众闯市场、谋发展的“领头雁”和“创业者”。在政策激励下,大家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产业,盘活闲置资源,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推动形成集体增收、群众得益、干部获奖励的良性循环。
溢水镇此次出台的《办法》,既是一份充满温度的“关爱清单”,也是一份规范权力的“责任清单”,更是一份驱动发展的“激励清单”。它全方位彰显了镇党委、政府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发展的决心与智慧,必将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强劲动力。(郭强 刘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