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鄂西北边陲的秦巴山东麓,官渡镇这片承载着秦巴文化记忆的土地上,2万群众正以烟草产业为依托,在400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近年来,该镇锚定山区群众致富增收新目标,将烟草产业优势与区域发展势能深度融合,通过强引领、建机制、优服务,让金黄烟叶成为富民强镇的“黄金叶”,2025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发展烟农232户,户均收入预计达到15万元左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领航聚合力,烟田种出“希望苗”。官渡镇建强“红色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烟田发展根基,始终把烟叶产业作为“抓发展、惠民生”的核心抓手,以党建引领凝聚烟叶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定期开展“田间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同烟农共同学习烟苗培育、科学种植等知识,更好服务烟农生产过程,打通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堵点。
机制护航提质效,设施撑起“致富伞”。官渡镇始终把烟叶产业作为“抓发展、惠民生”的核心抓手,创新推行“4+1”服务模式,由1名驻村领导、1名驻村干部、1名村组干部与1名技术员组团包联1块规模烟地,从政策宣讲到技术指导全程跟进,既鼓励老烟农扩大种植面积,又引导新烟农规模化入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镇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烤房13座全面完工,铺设烟电3000余米,配套工程紧锣密鼓推进,为烟叶烘烤提供了坚实保障。从政策激励到设施完善,一套闭环式的产业发展机制,让官渡烟叶产业质效双升,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根基。
服务暖心促增收,烟农笑开“幸福花”。“今年镇上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全程为我们送水送物资,还提供技术指导,今年种烟心里踏实!”看着金灿灿的烟叶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烟农樊孝军脸上笑开了花。官渡镇把优化服务作为提升收购效率、增进烟农福祉的关键,组织镇村干部与烟叶技术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上门送水送物资,指导预检分级,参与烘烤过程,叮嘱生产安全。
从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到机制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再到服务升级打通增收堵点,官渡镇以烟草产业为纽带,串联起乡村振兴的“致富链”。如今的官渡,烟田成景、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张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