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镇:推进“文明河流”建设 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07-23 17:14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陈嘉林

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年来,得胜镇以“文明河流”建设为抓手,通过全民共治、多维宣传、机制赋能,绘就了一幅“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常态长效”的生态治理新画卷。

全民共治聚合力,擦亮河道“本色”该镇整合镇村两级力量,坚持以每周五“清洁家园”为目标,党员干部、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守水护水、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常态化开展庭院清扫、沟渠清淤、田园清洁、圈舍清理、垃圾清运,确保污水不入河、垃圾不落地。今年以来,全镇已组建“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15支,累计开展集中整治23次,动员志愿者1200余人次,有效推动河道面貌大变样、环境大提升。

多维宣传筑共识,厚植护河“自觉”为筑牢守水护水思想根基,该镇以“文明河流”“六无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线上+线下”多维宣传矩阵,线上通过镇村微信群推送“文明河流”建设宣传短视频,宣传覆盖14个行政村,点赞转发5000余人次;线下组织召开院子会14场,详细讲解环保法律法规,普及节水护水小常识,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爱心托管班内开展“护河手抄报”“节水小发明”等活动,培育“小小护河员”100余名。通过分层分类宣传,“护河光荣、污染可耻”的理念从知晓转化为群众的日常习惯,商户主动为排水口加装污水过滤装置、村民自觉打捞岸边垃圾的场景已成常态。

机制赋能固长效,夯实治理“根基”得胜镇以党建为引领,组建“镇、村、派出所”三级联合守水护水巡逻专班,每天下午沿集镇河道开展巡逻,并结合当前重点工作进行集中宣传,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严格执行日巡查日报告制度,确保河道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将各村河道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实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对破坏河道环境的行为进行通报,用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临时整治”转向“常态守护”。

下一步,得胜镇将持续深化“文明河流”建设,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护水行动,让碧水清波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蒋齐宝)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