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竹坪乡安河口村,刘奎和洪瑜夫妇用十年如一日的善行义举,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邻里赞歌。他们的超市不仅是商品流通的场所,更成为了传递温暖的爱心驿站。
爱心档案:守护独居群体的温暖守护者
作为乡村超市经营者,夫妻俩始终秉持“便民利民”的理念。每天清晨五点,当村庄还在沉睡时,他们已开始整理货架,确保每一件都符合乡亲们的需求与期望。令人动容的是,刘奎作为村干部,主动为村里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建立“爱心档案”,与妻子洪瑜携手定期走访慰问,甚至定期免费送货上门。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关怀与温暖。
冬日暖阳:细腻关怀温暖老人心
去年冬天,老人张奶奶在超市前路旁不慎摔倒,洪瑜立刻放下手头物品,飞奔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奶奶查看身体情况。确认无碍后,她又关店送张奶奶回家,更在之后连续一个月多次探望,这份细腻的关怀如同冬日暖阳,暖透了老人的心。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安河口村俯拾皆是: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学习用品,帮残疾村民代购药品,替外出务工家庭照看老人…… 村民们纷纷感叹:“有困难找刘奎洪瑜,比找自家亲戚还放心!”
爱心候学区:为家长提供温馨歇脚处
放学时分的超市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夫妻俩特意开辟“爱心候学区”,备好热茶点心,让等候的家长有个温暖的歇脚处。这里也逐渐成为村里的“民情茶馆”,哪家遇到难事,总能在这里得到热忱的帮助与支持。
“做生意要讲良心,帮人是本分。”这是刘奎常挂在嘴边的话。农忙时节,他们主动歇业帮乡亲抢收庄稼;疫情期间,他们自掏腰包为隔离家庭配送物资。他们的善举如春风化雨,带动全村形成了互助友爱的良好风尚。
如今,这对荣获“十星级文明户”的夫妻,依然每天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他们的超市门口那盏长明的灯笼,已成为照亮乡村文明的最美星光。(陈今津 华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