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镇位于鄂西北边陲,巴山东麓,竹山南部,是入川达渝之咽喉,秦巴文化古驿,堵河水道上的璀璨明珠。距离县城54公里,版图面积400平方公里,辖10个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共60个村民小组4450户19527人,其中脱贫户2094户6686人,监测对象户201户643人(189户603人已全部消除风险,12户40人未消除风险、已全部落实包保责任),全镇集中安置点64个,安置1049户3439人。2023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21.5亿元,农业总产值3.5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52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01元。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湖北省地质公园、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卫生乡镇、湖北省生态乡镇、湖北省森林城镇、十堰市魅力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官渡镇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五大振兴”持续发力,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夯实产业根基,聚焦生态保护,让“党旗飘红”“产业添金”“生态增绿”,全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生态优”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优化产业布局,鼓足群众增收“钱袋子”。围绕县“56513”产业体系,确立全镇“1133”产业布局。一是锚定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以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镇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以3A级景区标准打造百里河红色美丽村、小河农旅融合、桃园文旅融合示范村;加强景区氛围营造,在242国道沿线修建标识牌15处、景点宣传牌19处;组建官渡镇桃源村民间艺术团,接续传承民间艺术和非遗文化,全面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将特色旅游资源连点成片,今年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50万元,擦亮了官渡“湖北省旅游名镇”金字招牌。二是夯实特色产业根基,落实稳烟农、扩面积、强技术各项举措,2024年烟叶面积已突破10000亩,预计产值可达4000万元,实现税收850万元。规模种植食用菌130万棒、林下魔芋4000亩、中药材1500亩、茶叶4000亩、猕猴桃1000亩,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立足强基础、通末梢,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支部堡垒作用不断夯实。一是坚持完善组织架构,健全“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团组织作用,用好“村规民约”“三会一课”和村务公开制度,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中枢、其他组织各负其责的乡村善治共同体。二是坚持实施育雁行动,培养政治硬、勇担当、重实干的村两委干部,落实“多对一”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机制,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创造力。三是坚持共建共治,强化阵地建设,对小河村、中场村、百里河村、大溪河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在全镇全面铺开。四是坚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十星”创评,因地制宜评选“十星级文明农户”2216户。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成功举办“相约桃花源”第六届秦巴民歌赛,吸引来自广西、宁夏、福建等13个省市的30余名歌手同台献艺;积极参与县城桃花源街区“官渡周”巡演活动,“官渡周”巡演燃爆竹山、火出十堰;组织开展村BA、厨艺赛、广场舞、龙舟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召开100余场群众会、院落会宣传抵制大操大办、推进查禁赌博等文明新风,村风民风更加淳朴,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三)精准监测帮扶,守住防止返贫“底线”。聚焦“防返贫、抓帮扶、守底线”目标,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是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全镇设立村级信息员11人,坚持每月分析研判制度,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大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按照相关程序识别纳入,做到应纳尽纳,坚决杜绝“体外循环”。二是紧盯重点全面摸排,按照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镇村干部日常排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预警排查。三是精准施策讲求实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落实各类帮扶政策,实现精准帮扶,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四)突出乡村建设,擦亮绿色低碳“明信片”。完成集镇污水管网延伸3201米,集镇雨污分流1500米,绘制污水管网“一张图”,实施9885米消落区物理硬隔离,管好用好8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强化流域污染排查整治力度,水质安全得到保障。扎实做好“洁净竹山”行动,坚持周五卫生大扫除,下发通报检查8期。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村庄精细化管理,通过“点片面”结合,不断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构建人居环境整治新方式,累计清理生活垃圾3600余吨,转运垃圾4500余车,整治非垃圾堆放点8个。大力解决乱堆乱倒、私搭乱建等违规建设问题,开展违规占道经营、拆棚专项整治行动13次;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维修管好13个环保公厕,在农村片区修建栅格式化粪池51座,完成户厕改造226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秸秆禁烧等各项工作,持续巩固“全国卫生乡镇”创建成果,组织镇村干部巡河276次,库面安全作业打捞200余次,清理水面漂浮物2876余立方;开展镇村林长巡林838次,以“扩绿、护绿、添绿”为目标,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绿化,在242国道沿线栽植香樟、塔柏、杉树等常绿乔木树种11960棵,栽种窝竹2700株,完成植树造林2144亩,天蓝地绿水清的官渡颜色持续向好。
(五)围绕典型引路,打造示范引领“样板区”。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重点,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面推进的综合示范效应。2022年,百里河村被中央确定为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2023年,小河村完成市级示范村验收工作,被成功纳入2023-2025年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百里河村、桃园村顺利完成县级示范村验收;2024年,蒲溪村作为全镇第一批共同缔造试点村顺利通过验收,第二批、第三批试点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二、工作展望
(一)延伸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官渡特色品牌。进一步整合农特产品优势资源,依托瑞农农业、秦巴源农业、丰烁农业等市场主体引领带动,擦亮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官渡农特产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官渡味道。用好用活“红色、绿色”两张底色,深度开发武陵峡·桃花源风景区、挖掘古镇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二)培育专业人才,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激励机制,搭建人才服务平台,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三)强化辐射带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发挥百里河、小河、桃园辐射带动作用,将“积分制”“清单制”向全镇铺开,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监督约束作用,用好“红黑榜”“十星评议会”,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持续提升乡村“颜值”。
(四)建强组织堡垒,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强化村“两委”班子力量,着力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硬核”战斗堡垒。建立崇尚实干、主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及时把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激发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引导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五)聚力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强化基层治理,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卫生室、村民理事会的作用,通过建立乡村文化中心、幸福食堂等,举办各种培训班、文化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宽农村留守群体的人际交往渠道、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都真正能感受到“大家庭式”的关爱,增强农村留守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
(官渡镇: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