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柳林乡地处秦巴腹地,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境,境内河湖纵横、山林密布,既是天然氧吧,更是生态宝库。
好山好水出好物。以柳林腊肉为代表的秦巴山区“土特产”,以其独特的熏制工艺和考究的选料远近闻名。近年来,柳林乡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禀赋,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持续做活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日前,记者在柳林乡返乡创业能人李明勇创办的堵河农臻公司看到,今冬熏制的头炕腊肉醇香出“炕”,告别农家火塘的烟熏火燎,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生态化、绿色化程序生产出来的传统美味,裹着金黄色的外衣,泛着闪闪油光,散发出阵阵香味。
李明勇介绍,堵河农臻选用的都是农户散养的一年以上的土猪肉,每块腊肉选材、腌制、熏制、出品等环节,既坚守柳林腊肉的传统工艺技巧,也将安全、健康、卫生的理念植入各环节。
“熏腊肉要选用柏木、桂枝,烟气持久,清香无杂味。”李明勇的父亲龚世喜是柳林腊肉熏制的老把式,如今他成了儿子创业路上的好帮手。在食材选择、加工工艺、熏制细节等方面龚世喜严格遵照老传统,让批量化生产出的柳林腊肉也不失“土”味。
对于老工艺、老传统的坚持藏着龚世喜的儿时记忆。他讲述,柳林乡毗邻巫溪大宁盐场,祖辈都是秦巴盐道上的挑夫,他们每次挑盐回来都有一锅美味的腊肉汤做为犒赏,依偎着久未归家的父亲,边吃腊猪蹄边听着古盐道上的逸闻趣事,咸香的肉味伴着动听的故事都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对祖辈深深的念想。
“好儿不挑盐,一年当十年。”盐夫们九死一生的辛苦劳作,如今化为“柳林腊肉”的千年技艺传承的有力佐证。为了把这块“金字招牌”擦亮,李明勇可谓动了大脑筋,既根植传统又融古出新。
在堵河农臻记者看到,工厂设有标准化的分割车间、腌制车间、熏烤车间、冷冻间、包装车间、检验室等。在最关键的熏制环节,除了坚持用柏木、桂枝等,还加入了果木、中药材等香薰料,并通过仪器对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全程检测。
“柳林腊肉都有故事传承、有文化印记,只要用心做好每块肉,将来肯定能成大产业。”对于产业的发展李明勇充满信心。
和他一样对“土特产”产业充满信心的还有柳林乡党委书记舒处山。据他介绍,柳林农特、林特产品,“土”味浓厚、“特”点突出、“产”品丰富。近年来,该乡锚定“生态立乡、产业富民”定位不动摇,大力培植壮大烟叶、中药材、林特农特和生态养殖“一主四副”产业体系,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种养结合、以产兴业的发展模式,柳林腊肉、柳林蜂蜜、柳林土豆等特色产业品牌已逐步扬优成势。
舒处山说:“下一步,将继续深挖‘土’的资源,彰显‘特’的优势,拓展‘产’的链条,培植形成‘土特产’种、养、产、销全产业链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党时轩 但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