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敏
古庸国地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活的载体。据历史典籍及专家考证,现鄂西北的竹山县上庸镇曾是古庸国都城所在地。古庸国始建于夏朝,强盛于商周时期,灭于春秋。公元前1046庸国作为“牧誓八国”之首,随同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庸王得到周天子授鼎分封,其势力范围最大时,北抵汉水,西跨巫江,南接长江,东越武当。公元前611年,楚灭庸,始置上庸县,上庸作为郡、县又绵延1500余年,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楚之盛始于伐庸,至灭庸而称霸列国,可见庸国在楚国建立春秋霸主基业中何等重要。
楚灭庸后,庸地子民大量南迁至现湖南张家界市(原大庸市,也称为“下庸”)一带,而古庸故地被称为“上庸”,至今大庸、上庸两地还存在众多地名一致、生活习俗相同,并保持对庸文化交流认同感。
在跨越千年的沉浮中,庸国形成了独有的军事、政治、文化体系,许多至今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都来源于或与庸国有关。这些成语主要有:中庸之道、厚有中庸、鼎鼎有名、先烈世庸、庸人自扰、附庸风雅、毋庸置疑、昏庸无道、朝秦暮楚等。楚灭庸后,对原庸地文化进行排斥异化,也就出现大量庸字成语成贬义,但这些成语集中反映了古庸国兴衰发展历程。
例如:中庸之道,传说庸王高阳有一次到去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一瓦罐。高阳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高阳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中庸之道”,以中庸之道治国理政,使庸国逐渐强盛起来。中庸之道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注重不同族群共生共存,不同文化包容并存。因为地处山区,在与秦、楚、巴等国抗衡中,庸人只要凭借险峻的地势,不妄图斜睨别国,就能坚守国土。庸人特有的平衡持中、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处世理念,一直被历代庸国君王所沿用,延续了庸国千年繁荣。
商朝后期,庸国已经成为秦巴地区最具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方国,公元前1046年,庸国率西土八方国助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展开生死决战,史称“牧野之战”。最终周武王大破商纣王,奠定了周王朝统治。当时周武王仅拥有2万兵力,庸王却派出7万士兵参与作战,庸王一战成名,受到周天子授鼎分封,从此也就有了“鼎鼎有名”的说法。“鼎鼎有名”形容名气很大,声名鹊起的意思。庸国及庸人从此走到了历史前台。
西周时期,庸国盛极一时,可与周边的巴、秦、楚等国抗衡,庸国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此时,庸人已经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现状,逐渐背离“中庸之道”,开始对周围一些国家进行侵扰。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严重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庸王伯庸认为这是灭楚的好机会,于是他就说服了邻国糜国一起去攻打楚国。起初,庸军进攻所向披靡,屡次挫败楚军,并活捉了楚军将领子扬窗。然而因看守不慎,子扬窗在被押三天之后越狱逃走。子扬窗回国后,立即受到楚庄王召见。根据子扬窗报告的军情,楚庄王决定使用“骄兵之计”。楚军分别以多支兵马轮番与庸国军队交战,每次交手不久便佯装“落荒”而退。庸军以为楚军已经不堪一击,便放松警惕,不再严加设防。楚军抓住时机,联合秦国、巴国从三个方向合围攻打庸国。庸军孤立无援,很快被联军所灭。庸国讨伐楚国未成,反被楚国灭掉,留下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千古遗训,后演化成成语“庸人自扰”。自此,绵延千年的古庸国退出历史舞台。
庸国灭亡后,其领地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400年的军事战乱中,故庸旧地也被两国交换占领,昔日的古都方城也不断变换插着秦、楚两国战旗,这种“朝秦暮楚”的尴尬局面,成为庸国旧地及庸人心头的难隐之痛。成语“朝秦暮楚”后异化为反复无常的贬义词。
庸国虽灭亡,但庸文化影响甚为广泛。据历史典籍及专家考证,屈原先祖是庸人,庸文化是楚文化的起源。庸国的核心文化可以用8个字概括起来“务实、持中、尚勇、崇雅”,集中体现在庸人好巫,庸人好乐,庸人好茶,庸人善奕,庸人善筑,庸人善战等。史书记载,庸国为钟鼓大国、青铜大国、建筑大国、制陶大国、盐运大国。庸人掌握着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国内又盛产五金,夏商时期,众多鼎器都是庸人的杰作。历经无数次移民,各种异质文化在此交流融合,最后都被庸文化同化和吸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庸国文化被新融入的异族和周围方国作为文化时尚所效仿和吸收,这就是“附庸风雅”的最早溯源。楚人吞并庸国后,对庸国文化也进行无情排斥和异化,本来的褒义词却成为了贬义词,在带有“庸”字的众多成语中,成语“附庸风雅”释义别具一格,这也算是历史给庸国和庸人最悲壮的谢幕词!
(本文在2021年“万名导游讲湖北故事”暨湖北省第十三届导游大赛获评“荆楚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