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父亲已经离开我16年了,父亲办事认真,善于动脑筋,做事细致严谨,就像一座灯塔,为我指引航向。
父亲1941年7月出生在黄栗乡,12岁时,爷爷意外去世,他只能辍学和缠足裹脚的奶奶一起支撑着家,照顾弟弟妹妹。十几岁的他以亦工亦农的形式,在大队里做文书工作,因勤奋好学,被公社抽去修水库。牌楼的谭家河水库,宝丰的铁牛沟水库,黄栗的双河口水库,父亲都全程参加。黄栗新建拖拉机站,父亲又被抽去打草开荒建站,为农业机械化做准备。1983年,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拖拉机站撤销,父亲被安排在乡镇企管站,随着乡镇体制改革,当时土地按人口分到户,母亲一个人种七个半人的土地,根本吃不消,父亲毅然放弃了去宝丰企管站当会计的机会,回家专心务农。
父亲回到农村,一开始对农事不太熟悉,他一方面向身边的父老乡亲学习,一方面买来农事方面的书籍研究。庄稼的播种、生长、施肥、除虫、收割等,都要认真研究,因地制宜,科学种植。父亲还利用空闲时间,琢磨规模养猪,玉米酿酒,种植柑橘、天麻等,既增加了收入,又增添了乐趣。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为了减轻挑水负担,父亲利用屋后的地势,自己设计建起了水窖。国家大面积推广水窖时,我家已使用多年了。
那时,父亲是村子附近远近闻名的知客和参谋。亲戚家门,或左邻右舍,甚至方圆几十公里的友人,家里有大事小事,都会想到父亲。或登门,或把父亲请去家里谋划商量。父亲也很乐意帮助人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每次主事,父亲除了跟主人沟通外,也向当地的长者请教,生怕失礼或考虑欠妥出现疏漏。每次给别人帮忙后回到家里,父亲总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我们听。因为这种场合,最容易长知识增见识。父亲也会把别人的过失和自己的不当分析给我们听,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荐给别人借鉴学习。慢慢的,我对风俗和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理解。
父亲每年都要买一个小农历本,把一年来重要的事情记在农历本上。亲戚家门的生日和重要的计划事项都要做上标注,生怕忘记而失礼。每到年底过小年前后,父亲都会拿出农历本,把一年来的大事要事盘算一遍,算个盈亏。把里赊外欠的帐弄清还上。实在还不了的,给人家办个交代,明个期限。父亲也会利用这个时机,把家里的事情给我们相互通个气,我们也把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和交往的情况给父母亲做个汇报。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朗读者:
石从国,资深教育工作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也可添加QQ:441409997,在线投稿。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