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城乡一体化的竹山探索

2017-01-06 18:15  
  风格统一的秦巴民居,宽敞整洁的乡间道路,三三两两的大人在河道漫步,成群结队的孩子在广场嬉戏……这个被称为曹家湾村的地方,位于距县城30余公里的宝丰镇。
  和曹家湾村一样,竹山县346国道沿线城镇带示范区内7个乡镇136个村,正向着城乡一体化齐步迈进。
  2010年底,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被纳入湖北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作为“省字号”试验区,我县先行先试,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探索出了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竹山模式”。
  特色集镇聚民
  每天早晨8点,潘口乡小漩村的陈忠菊准时来到湖北嘉麟杰服饰公司上班。长年在外地打工的她,2016年初回乡就业成了“上班族”。
  湖北嘉麟杰服饰公司2014年入驻通济沟工业园,建成投产后年生产各类成衣1500万件,带动近千余农民工就业。以通济沟工业园区为代表,我县多点布局,打造“一区六园”,推进“满园工程”,吸引入园企业70余家,吸纳城镇就业人员3000人。“园区已成为促进就业的‘吸纳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修贵说。
  “吸纳器”的诞生离不开发展环境的优化。按照“西进、南扩、北延、中优”的思路发展,县城面积从15平方公里拓展到99平方公里,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难题。6年来,投资6亿多元完成 “四纵八横两环”的城区道路网,引资数十亿元建设集商业、办公、居住、宾馆、餐饮的国际绿松石城等城市综合体,投资近1.5亿元绿化“两河四岸”及县城周边山体、河道……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城区人口从5年前的4万余人增加到现在的6万人。
  以城区为中心,竹房城镇带沿线集镇也如同一块块“磁石”,吸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资源。
  溢水镇华家湾村的华扬在镇上开了家餐馆,这位曾长期在外地打工的小伙子说,“在镇上住的人越来越多,吃饭的也就多了。”几年前,溢水集镇只有1.2万人,如今通过迁村腾地、旧城改造,集镇版图面积增幅40%,集镇人口达到2万人,跻身国家级重点镇行列。
  和溢水镇一样,我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亿多元,结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文化特色等不同优势,通过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集镇。以特色集镇为“据点”,一批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生态休闲项目相继落地。当地群众顺应时势,兴产业、忙就业、置家业,实现就地城镇化,城镇带沿线累计新增城镇人口近3万人。
  生态建设惠民
  三盛院里游人如织,商业街上人头攒动,水上游乐园欢声笑语,湖上游船来往穿梭……如此热闹的景象,在上庸镇天天可见。上庸镇极佳的生态环境让外地房地产老板李德琴心动,决意转型发展旅游业。她在此成立湖北圣水湖旅游发展公司,目前已投入6000多万,庸国府大酒店、上庸文化博览园等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带动当地群众近百人就业。
  上庸,只是我县在城乡统筹中,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惠民的一个缩影。
  61.24 %的森林覆盖率, 2600多种生物资源,长年保持国家Ⅱ类以上水质的堵河,每年360天左右的二级以上天气,阳光充足,土地肥沃……依靠天然的资源禀赋和后期的生态成果,我县聚力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业村镇,让更多群众受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我县全面落实 “六位一体”路长制,成功承办了全国“四好农村路”运输服务工作现场会,启动实施了“河长制”,健全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城镇带试验区里,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相继建成近100个新型社区、50余个综合服务中心,培植300多个生态文明示范院,建设庸派风格民居3万余户。全县共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21个,九女峰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国家级”。
  “既能享受美景,又能赚钱养家!每天两三桌客人,毛赚个八九百块钱没得问题!”农家乐老板罗拥军说自己“住在景区里”。罗拥军所在的麻家渡镇总兵安村是省级生态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年均游客量达到10万人次。
  绿色产业富民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宝丰镇喻家塔村的李著海却每天都在忙活,他的葡萄园正是抓冬管的关键时期。今年挂果丰盛期,葡萄园产量8万公斤,实现产值40万元,带动105户贫困户就业。曹家湾村和喻家塔村隔河相望,宝丰镇统筹规划、连片开发,依托葡萄园基地、湿地公园等项目,一个集生产、游玩、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已具规模。
  如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者兼得?竹山人清醒地认识到:产业,才是拉近城与乡的天然“黏合剂”。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对产业理性地“排兵布阵”。
  守着青山绿水的竹山人借“绿”生金。构建“一区六园”产业格局,培植以“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生态矿业”为主的“两绿三生”产业体系。城镇带沿线建成十大特色农业示范园、十大核心农业示范区,培育茶叶、核桃、中药材、林果等特色富民产业90万亩,发展各类畜禽标准化养殖场400多个,培植各类市场主体2000多个。以上庸镇为代表,旅游业是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跨越新的增长极和重要支撑点。2016年,全县累计完成游客接待18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6亿元。
  70余家“两绿三生”产业向“一区六园”聚集,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也从产业 “配角”变“主角”。产业推动我县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49.7亿元增加到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7.1亿元增加到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
  十星文化育民
  溢水镇医生王焕云从事村医35年,16年如一日义务承担陈家铺等5个邻近村30名艾滋病患者的防治工作,先后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11月20日,以“星心相映、人文扶贫”为主题的第四期流动道德讲堂在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十星文化广场开讲。演员们通过歌舞、小品和诗朗诵的形式传德、颂德,宣讲王焕云的典型事迹。
  全县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60多个,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汇聚道德力量、培育文明新风。
  作为全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发祥地、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县建起300多处“十星”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老年人互助社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展示、传播“十星”文化。20多年来不断丰富十星级创建形式和内涵,与时俱进、常创常新,2015年再次对十星创建内容和标准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星以载道,文以化人。如果说乡村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那么“十星”文化则悄然改变着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群众的精神境界。“十星”文化成为群众普遍价值追求,全社会形成了遵纪守法、奋进思变、淳朴向善的文明新风。全县63个村达到“十星级文明村”标准,评选“十星级文明户”5.4万户,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焕云、“全国十佳好少年”徐航、“最美姑娘”周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我县先后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十星”,全国各地纷纷来我县考察学习。(李永芳 冯俊)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