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大山里的好日子

2020-08-24 09:34   竹山融媒体中心   王泽昆

听竹山

听竹山人写的竹山故事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我的亲戚在山里
作者:张雅屏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通过这几年的精准扶贫,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也逐步摆脱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乡村的巨变给我带来的由衷幸福感。我的亲戚——陈叔一家的生活变化让我亲眼见证了扶贫的成果,这种喜悦常常让我喜不自禁。

  陈叔是小姑子的公公,记得当年对这门亲事的时候,我这个当嫂子的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小姑子跟着我在小城里也呆了几年,我还是一门心思的想给她找个城里的婆家,可她却执意要嫁给小学同学,也就是陈叔的儿子……

  依稀记得出嫁当天:天空灰蒙蒙,路上尘土飞扬,拉嫁妆的车子停在河对岸公路上,婆家请了壮年小伙子抬嫁妆,送亲的队伍要爬一座半山坡才到新郎家……
  十年来,小姑子一直和丈夫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我们也就很少登门。近几年,到乡镇工作机会多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诱惑着我们时常想回老家看看。上月周末,陈叔盛情邀请我们上去住两天,我欣然答应。
  车子在整洁宽阔柏油路上前行,路边新农村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进入竹坪乡,映入眼前的是满山满畈的茶树,如一块块碧绿的地毯,覆盖着坡岭沟壑;一幢幢别致小楼,依山就势,排列整齐;乡村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光伏发电,到组到院。踏进盛夏的马鞍山村,花木葱茏,河水潋滟。一场大雨后空气清新、山绿景美、宛若仙境。这些喜人的变化只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我倍感激动和喜悦。
  陈叔家五口人,2015年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底住上了125平方米的集中安置房,有内置楼梯间,楼上是几间卧室,还外带一个大露台,挂了一溜边的腊肉,种了十几盆绿植和牡丹。楼下厨房、卫生间、客厅,生活设施样样齐全。勤劳的叔婶一刻不愿意闲,婶婶每年都养殖家猪和土鸡,春天还摘茶叶,叔叔除种植了自家责任田外,还承包了香菇大棚,加之一家的扶贫补贴款,日子过的还算不错。他多年的心病就是要改变居住环境,想攒够钱把土房拆了盖上楼房,如今正好赶上好政策,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终于把他从半山腰搬到了公路边,叔叔一家真是乐得心花怒放。
  我们一家参观完陈叔家的小洋楼,婶婶的午饭也熟了。小姑子一边端菜一边开心介绍:青菜都是自己家农家肥种的,没有农药的,腊肉和猪蹄子汤是婆婆自己喂的猪,都是吃粮食和猪草的,鸡子也是自家散养的,苞谷酒是公公自己烤的。大家举杯同庆,边吃边聊,气氛极其热烈。
  陈叔举起酒杯激动万分的说:如今告别“旱厕”,用上“水厕”;医药费报销,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免费健康体检,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越过越有盼头。
  夜幕降临,我们在陈叔家吃了晚饭,便去家门口的广场散散步,大姐大婶们开心的跳着广场舞,小朋友们在健身器材上玩的大汗淋漓。漫步在宁静的乡村道路上,吹着习习凉风,不禁思绪杂陈: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哪有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后期的维护,哪有如今这令人欣喜的场景呢?回到陈叔家洗漱完毕,享受着山村的安宁,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稻田里的蛙声恬然入梦,一夜安然。
  陈叔一家是精准扶贫成果的一个缩影,沐浴党的阳光雨露的又何止这一家?那就祝福广大的农民朋友们安居乐业,尽情享受党和国家送来的清泉吧!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简介:



  张 雅屏,现 就职于竹山县财政局, 爱好做美食、看书 、写作和 旅游。

朗读者:

杜登艳,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也可录音后并附作者简介投稿QQ:441409997。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