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信林是官渡镇的一名普通农技人员。他扎根基层、服务“三农”,2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绿色技术就是发展、生态产业就是效益”的信念,扎实履行农业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监管职责,大力推广生态环保的农业种植技术,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基层“守井人”的担当和奉献。
减量农药使用,当好绿色“守卫者”
官渡镇是南部的大山区,镇内大部分农户靠山吃山,以种植业为主,由于农户为了追求作物产量不得不逐年加大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一旦下雨,残留的投入品就会被冲刷到库塘里,严重污染了水源区。“官渡镇青山绿水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要实现农业产业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一定要立足发展生态环保的产业品种,严格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走生态有机的致富之路。”官信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一直在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从品种选择、基地规划、到产中、产后都全程参入宣传和指导,使农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最终认可并积极投身产业建设。如今,官渡镇已成为我县高山茶叶、林下魔芋、木本药材、猕猴桃等绿色产业的主产区,2018年该镇种植的猕猴桃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的殊荣,让群众享受碧水蓝天的同时,也鼓起了“钱袋子”。
参与禁捕退捕,当好源头“守井人”
今年7月长江流域开展禁捕退捕工作以来,官信林作为官渡镇禁捕退捕专班成员之一,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白天在库区整治“三无”船只,晚上入户做船主的思想工作。
辖区内有一位船主叫程昌国,60多岁,无儿无女,常年靠捕鱼补贴家用,对渔船上岸不理解,且情绪极端化,专班做工作几次都被他拒之门外.后来官信林一个人三番五次地上门,从开始不让进屋,到最后他主动帮忙把自己的渔船弄上岸。“这么热的天气,小官来我家多次做我工作,有一次我没在家,他就在门外等了几个小时,直到我回来,他的行动感化了我,如果船只再不上岸,那就太不像话了。”开展禁捕退捕工作以来,他20多天没有放过双休,没有请过假,每天都冒着高温在库区整治清理船只和竹筏,经过专班和他共同努力,官渡镇66艘“三无”船全部上岸封存,54只竹筏清理拆除,23副渔具收缴焚毁,河库圆满实现了“无渔船、无网具、无违法捕捞”的预期目标。
官信林作为一名党员,用实际行动履行基层农业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热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忠实履行农业人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职责,竭力做好长江流域官渡境内的水资源的保护,用实际行动当好‘守井人’。” (章鹏 储佼 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