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筑梦新竹山】健步迈向全民健康

2021-06-14 16:01   竹山融媒体中心   袁平凡

【开栏语】为全面总结全县“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取得的发展成就,系统化推介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确定的“一核两带三区”区域布局、“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落实举措和“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从2021年3月1日开始,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筑梦新竹山——竹山县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大型主题宣传,以在全社会引起共鸣、推动共识、形成共振,激发奋进“十四五”的强大正能量。敬请关注。


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筑梦新竹山

——竹山县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21)


健步迈向全民健康


心系民生,健康先行。“十三五”收官在即,回首竹山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五年,是攻坚克难的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五年。

五年铸一梦,逐梦健康路。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县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全县卫健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竹山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县域综合医疗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闯出新路径;“健康竹山”建设卓有成效,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养老事业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推进有力;综合监督依法执行到位,全县卫健工作跻身全市第一方阵。

五年铸一梦,逐梦健康行。这五年,竹山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省委省政府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幸福家庭创建先进县、省级健康促进县、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示范县。县卫生健康局先后获得全省平安医院创建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卫生健康系统获得全县文明系统荣誉称号。

这是全县卫生健康战线广大工作者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水平的辛勤见证,更是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概算投资1.7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概算投资7000万元的县中医医院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概算投资2.1亿元的县人民医院内科医技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如期推进;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为潘口、深河、楼台、麻家渡、文峰乡等乡镇卫生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患者就医条件;投入160万元为溢水、擂鼓、竹坪、大庙、双台、楼台、宝丰、深河、潘口等乡镇卫生院更换了急救车辆;总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了全县24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投入300多万元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了血分析仪、数字化心电图机、数字化彩超、DR(数字化X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常用医疗设备。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名医堂”“养生堂”和“知名中医工作室”,17个乡镇卫生院建设了“国医堂”。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组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队伍。联合17个乡镇卫生院,组建了三个医疗联合体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检验中心和介入诊疗中心。38个村卫生室被评为中医药示范村卫生室,获“全国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



总体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医疗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按市、县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任务,全县千人口床位数6.1张,千人口执业(含助理)医师数2.1人。整合竹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精神病医院、县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建并逐渐形成了“1+4+N”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形成“县强乡活、资源共享、县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托该机制,竹山县人民医院先后成立了区域影像中心、超声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将17个乡镇及3家县级机构纳入区域共享范围。县卫健局还将全员人口平台、全县医疗HIS数据、省妇幼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等接入省公卫系统,形成一个数据共享的大健康信息系统。此外,县医共体总院与十堰市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协作,各乡镇卫生院与县直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会诊协作,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平安医院创建卓有成效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全县医患关系更趋和谐,医疗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平安医院”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形成,竹山县卫健局获得全省2019年创建“平安医院”表现突出集体奖。以创建为契机,竹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级医疗机构组建了分级诊疗科,完善了二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机制,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实施大学生定向培养工程,连续5年选派100余名农村适宜青年,依托市医药卫生学校进行乡村医生免费定向培养,公开招录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员补充到偏远乡镇卫生院,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匮乏问题。此外,为推进试点工作,全县还大力抓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年度薪酬总量控制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年度薪酬总量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核定薪酬总额内的自主分配权、“两切断”和“一转变”薪酬考评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平安医院创建筑牢阵地。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健康竹山”建设显现新成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落实,卫生应急法制、体制、机制和预案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先后在城区建成健康步道3条、健康公园3个,组建各类健身活动团队126个,建设居民健康活动室241个,社区、机关、医院、学校、食堂、酒店等积极争创健康促进单位。“健康竹山”建设目标高质量发展落地。截至2019年底,全县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态势平稳,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均达100%,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以上,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4%,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超过省定目标。



健康扶贫展现担当作为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救治、精准管理,紧盯贫困“病因”,开出“健康处方”,推动县域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扎实做到“五应五尽”:对大病患者救治做到应治尽治,2016年对9种大病救治25例;2017年对14种大病共集中救治75人;2018年对24种大病集中救治609人;2019年对25种大病救治690人。对门诊慢病患者做到应纳尽纳,全县累计为大病、特殊慢病贫困患者办理门诊慢病卡25839人,办卡率达17.63%。对健康管理重点人群做到应管尽管。针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开展干预治疗。按照“1+1+1+1”模式,竹山县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5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基本实现应签尽签和常态化、规范化履约服务。另外,签订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书人数2616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143620人,签约率99.04%;贫困人口体检87129人,体检率达60.1%。重病兜底做到应医尽医,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大病、特殊慢性病县域内门诊就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年度个人实际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5000元以内,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疾病防控体系日趋完善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发展,预防体系日趋完善。全县艾滋病目标人群的主动监测实现了全覆盖,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万人以内,艾滋病患者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全县肺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总体到位率达95%以上,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85%以上,结核病发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连续13年无疟疾本地病例发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在90%以上,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各剂次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接种率一直位于全市前列,连续44年保持无脊灰状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全县完成35例确诊病例、51例疑似病例的流调任务,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975人,完成344个疫点终末消毒,实现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率、及时率均达100%,竹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获“十堰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健康宣教工作进一步普及。全县健康促进社区(村)、健康促进机关、健康家庭建设规范开展;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10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基本技能掌握率均达75%;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健康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健康格局已基本形成,竹山县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在全市推广。



中医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中医药三级网络不断完善。竹山县中医医院开展了中医康复科、针灸推拿科、心病、脑病等市级甲类中医重点专病专科建设,完善了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治未病”服务平台,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为广大患者提供冬病夏治中医特色治疗。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中医康复科、脾胃病等市级甲类中医重点专病专科建设。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建有“名医堂”、“养生堂”和“知名中医工作室”,全县乡镇卫生院均建有“国医堂”。宝丰、城关、秦古等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市级乙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秦古、得胜、宝丰等7个乡镇卫生院被评为“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麻家渡镇刘家河村等38个村卫生室被评为“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室”。全县79%的村卫生室配备中医饮片不少于100种,所有的村卫生室配备了电针仪、中医治疗包等中医诊疗设备。县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和指导中心,被命名为“全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



积极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健康养老养生、医养结合工作也取得新成效。该县在城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关镇卫生院)开设老年病科门诊,在全科医生诊室增设老年病服务项目,病区设置10至15张床位;协助县民政局、老龄办在城关镇北大街和西关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其中,潘口乡卫生院与乡福利院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在福利院设立医务室并选派医疗服务团队定期服务,对福利院的医疗服务进行托管。县博仁医院(民营医院)在原土塘分院光荣院建养老服务中心开设老年病区,医院对其医疗服务进行托管。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策部署,优化生育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改善。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保障,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制定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列入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促进医养结合。



卫生监督执法公正公平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部门加强对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计划生育、职业卫生等领域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各领域监督服务覆盖率均达100%。五年来,共累积查办各类违法行为134起,移交公安机关1起,实现医疗美容、生活饮用水卫生和放射卫生执法办案零突破;共完成各级双随机监督抽检单位523件,双随机办案38起,有效确保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成278家企业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完成水泥行业专项治理行动、尘毒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尘肺病攻坚防治行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扎实有力。该局先后荣获“湖北省文明卫生计生监督单位”“全省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优胜单位”“十星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顺利达标通过“全省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验收,先后有23人受到省、市、县各类表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永远在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新起点上,竹山县还将以民生所需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守护好群众健康撑起一片蓝天,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不懈奋斗。



“十四五”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维护生命健康,全领域防控重大疾病,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证、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让群众少生病、防大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切实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全县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健康竹山建设。到2025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安全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十四五”主要任务


通过医共体建设,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运行更加规范,医保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建立,坚持强基层、重预防,着力构建“县强乡活、资源共享、县乡一体”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和重大疫情信息平台等重点建设任务。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载体,促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高危因素干预、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连续性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有机融合。发挥中医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做优做强中医特色专科专病。

(二)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县级医院导带化的要求,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患者理性就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形成以医保支付为杠杆、加强基层能力为重点、价格调控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三)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建强医共体县级医院,加大对县域医共体的儿科、妇产科、麻醉科、老年科、血液、肿瘤科等薄弱专科建设。着力提升医共体分院(乡镇卫生院)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和中医药等服务能力。成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组织,统一医共体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推进服务同质化。巩固提高“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果,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特殊科室建设,补齐填平薄弱环节和短板,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农村50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及时、有效救治。继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落实便民惠民措施。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党对县域综合医改的领导,建立持续稳定的公立医院补偿、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度,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逐步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共体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健全考核体系。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建立行业综合监管责任清单,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和执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五)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探索建立一批符合实际的、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推进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深入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力度。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等对计生家庭优先优惠政策。继续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和城镇无业年老居民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全面实施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

(六)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扩展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探索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联动新模式,做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与医疗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深入开展老年人、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做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防病能力。

(七)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形成以县健康管理中心为支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骨架的健康联合体,规范开展慢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加强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新技术,扩大服务内容和覆盖面,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覆盖面。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逐步实现慢性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康复,落实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策略及措施,推动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八)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扩大艾滋病检测、干预和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加强肺结核患者早期发现、规范诊疗与管理,全力做好人感染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传染病及疟疾、登革热等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重点地方病分类防控策略,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控制和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尘肺病易发高发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尘肺病监测、筛查和随访。

(九)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巩固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创建成果,实施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加强全县产儿科急救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建设,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推进免费婚检和孕前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落实。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儿童营养改善项目。

(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政策实施,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建立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支持社会力量开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有序流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的制度和措施。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争取公开招录或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探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培养或转岗培训儿科、公共卫生、精神卫生等急需紧缺人才。

(十二)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建成互联互通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卫生健康一网覆盖、居民健康一卡通用、政府社会资源融合,强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贯穿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医学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完成二级医院医疗信息、基层医疗信息、村卫生室医疗信息、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共享。加大对健康信息化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增加信息化对医疗服务的支撑和智慧医院建设。

(供稿:县卫生健康局)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