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堵河奇人宋令卫 慧眼巧识奇石

2020-03-29 17:53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杜登艳

  上庸有水,谓之堵河!堵河水出奇石,最出名的要数“釉光青”。在古韵上庸,青山绿水的圣水湖畔,在绿树掩映的徽派上庸集镇里,南坝街宋令卫收藏的200多块奇石成为了“石头街”里最惹人注意的一大亮点,因为他楼上楼下摆放的块块精品奇石迎来了县内外游客的驻足欣赏,与石结缘46年里这些充满灵气的奇石让他为之自豪。

  46岁的宋令卫是地地道道的竹山县上庸人,仅有初中文化,但经过长时间对奇石的产地、石质、产地、品种、分类的研究,他以石会友,与石结缘,通过藏石、玩石、赏石、品石、鉴石将自己锻造成为县内外奇石收藏界的“行家高手”,如今的他是十堰市奇石协会副秘书长、竹山县奇石协会副会长。2018年他的神农玛瑙玉奇石《金蟾》在中国石都柳州奇石展中获优秀奖,2016年他的堵河花皮釉光青奇石《包容》在武汉石展中获银奖、2018年他的堵河花皮釉光青奇石《玉阶》在十堰石展中获金奖。

上庸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八百里堵河在秦巴山里蜿蜒而下,长期的河水冲积使得石头奇形怪状,从小在堵河边长大的宋令卫对奇石有着独特兴趣,稀奇古怪的石头成为他童年里最好的玩伴。初中毕业后,别人纷纷外出打工挣钱,而他因为要照顾多病的父母只能在家待业,堵河沙质好,他买了辆农用三轮车开始运沙卖沙,也就是在一铲子一铲上沙的过程中他进一步对沙里的奇石增强了兴趣,于是,他将相貌独特的奇石搬运回家,也就是在此时他正式走上了奇石收藏之路;

  堵河盛产的“釉光青”石头颜色黑的发亮,实质坚硬而沉重。奇石要结有缘人,收藏的过程有苦有累更有心疼和激动。一块心仪的奇石看起来不大,但搬运起了特别累,要胳膊腰腿同时用劲,小石头搬运的过程用背篓背,大的要把石头移到大麻袋上请好几个人抬,而且几个人必须齐心协力用手非常吃力的抬,因为奇石品相和人脸一样决不能有破损;为了寻得更好的奇石,他带着干粮上到官渡河、泗河、两河,下到堵河主流下游河滩,只要是堵河水流经过的地方他几乎寻找遍了,2003年,他已经收藏了400多块石头,其中,上至几吨重的下到几斤重的奇石摆满了房前屋后, 因为他收藏的本地奇石品相好、石头有意境,所以吸引了不少奇石收藏爱好者前来买石,当年的他一年的奇石销售就到达二十多万元,不仅掘得了奇石的“第一桶金”,也在收藏的过程中他悟懂了以石换石,以石养石,以石会友。

  2008年潘口水电站蓄水,因为蓄水后大量的堵河特产“釉光青”将入水底,石头成为有着思乡情节的上庸人的“上庸影子”,看到了“釉光青”也就想起了老上庸,他感觉到奇石的商机出现,于是他大干一场,他带领着上庸收藏奇石的伙伴一起将精品“釉光清”全部搬运到上庸新集镇;在如今的上庸集镇南坝街,家家户户的奇石吸引了县内外游客观赏购买,一块奇石成交价可能达到几万块,小的也可以卖到几百块,奇石产业不仅成为旅游文化的产业链条,也为众多奇石爱好者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竹山堵河的“釉光青”黑的发亮、天然形成的“元宝石”品相极好,花皮石纹路清晰、彩韵石黄白相间,奇石以天然形成为贵,一块块自然景观石、人物像形石、会意石等都需一双手慧眼识别和巧手装扮,养石更是门学问,奇石经常要用水擦,用人的手心汗养为佳,爱石的人在这些充满灵性的“宝贝疙瘩”上下了不少功夫。宋令卫收藏的每一块石头都有来龙去脉,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有次去泗河看到一块特别喜欢的奇石, 他花掉了攒下的全部积蓄,有时为了一块石头,他请人,请船,请车,几经辗转,再累也要把石头运回来。他收藏的每一块石头都有恰到好处的名称,而且极有品位和内涵,每块奇石都根据外形配着底座,一块块像形石在古色古香的底座上惟妙惟肖,自然景观石天然浑然一体,在他看来,一个有品位的奇石爱好者要会赏石,藏石,更要会品石、鉴石。

  堵河水清,圣水湖绿,青山绿水间,宋令卫和他的上庸“奇石一条街”的许华清、杨明秀等伙伴们使堵河奇石 “釉光青”、神农彩、剥皮石、彩陶石、彩韵石等或粗狂,或细腻、或逼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会“说话”的奇石让十星高地、旅游名镇的上庸增添了一张爱不释手的名片,目前,上庸镇奇石爱好者30余人,共计收藏奇石5000余块,石头产业年直接创收50余万,带动30余名劳动力在家致富增收。(许海涛)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