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道路越走越宽广

©原创   2019-10-10 15:33  

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侯金玉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我来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路的变化了。

我小时候住在竹山最南端柳林乡洪坪公社月日垭村,距离公社机关20多里,距离竹山城200多里。

父亲是宝丰人,1962年襄阳师专毕业后到洪坪工作。那时候到县城开会来回得五六天。父亲经常讲,他第一次到洪坪的时候,路上走了三四天。开始坐船,逆堵河而上,走的慢。有一天下大雨,把带的被子弄湿了,好在第二天晴了,把被子摊开,放在船上晒,后来又遇上河道险情,船不敢开,只好弃船走路。

1979年年底,竹洪公路(竹山县城至洪坪)建成通车,洪坪是竹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公社。那时,我在大队小学读书,每个学校选几个代表参加欢迎仪式,我被选中。通车典礼前一天,我和姨夫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到洪坪中学时腿又酸又痛,脚上磨出了几个泡。第二天,人山人海,远近的人都来看热闹。一大早,几个公社干部,把我们一群学生组织在一起,教我们喊口号、舞动鲜花。中午过后,我们手拿鲜花,等候在公路两旁。等了好久,传来汽车声,我们以为客车来了,使劲挥动鲜花,齐声欢呼,可开来的是几十辆大卡车、小“鳖壳”,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会跑的家伙。等到傍晚,客车一直没有来,公社干部叫我们回去休息。没有见到客车,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晚上快十点的时候,听到汽车的声音,我们连忙爬起来,在洪坪中学操场边,看到了车灯耀眼的光柱,看到了客车模模糊糊的影子。第二天一早,我们连忙跑到供销社前的大场子,围着车子转了又转,摸了又摸。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转到洪坪李子坪小学,住父亲那里。上学时,先下四五里的崎岖羊肠小道,再走二十几里的平路;回家时,先走二十几里平路,再爬四五里的崎岖羊肠小道。头几次,脚上总要磨几个泡,后来习惯了。为了让我轻松一些,每次走路,父亲都给我讲故事,可我还是累得浑身疼。

我上初中时,公社组织几个大队的社员会战,人工开挖机耕路。经过上百人近两个月的辛苦劳作,修通了洪坪到民主(洪坪公社的一个小公社)的机耕路。此后,我们上学走路方便多了,要是走运,还能坐坐蚂蚱(当地对“手扶拖拉机”的称呼)。有的同学住得太远,还买了自行车。

到初中毕业时,虽然通了路,洪坪、柳林一直没有到县城的班车。参加中考时,我们第一天走到柳林,第二天从柳林走到官渡,第三天从官渡坐车进城。终于坐上盼望已久的客车,可滋味并不怎么样。车子行走在坑坑洼洼的沙石路上,上蹿下跳,摇摇摆摆,没有走多久,我们一个个便“争先恐后”“一吐为快”。到县城时,我们都几乎虚脱。

我读师范时,最盼望放假也最怕放假。放假可以回家,可回家一趟又实在太难。我们有个同学的父亲在邮电局工作,回家时偶尔可以乘坐他帮忙找的邮车,多数时间只能乘坐“带客车”。“带客车”其实是拖货的卡车,有的靠车厢两边有钢筋焊的椅子,有的连椅子也没有,只好手扶车厢板站在车上。上学时也犯难,好在我大舅在供销社工作,偶尔也能坐装满山货的大卡车进城。

师范毕业时,柳林有了固定的班车。洪坪进城,要先骑自行车到柳林。1991年,我到竹山师范工作,洪坪已经有了班车,虽然路途颠簸,灰尘也大,但回家方便了。

2007年底洪坪到大九湖的水泥路修好了,一时间摩托车、小车多起来。但松树岭电站以上的公路一直没有硬化。

2011年2月21日,总投资4.2亿元的龙背湾水电站交通复建工程开工。经过六年艰苦奋战,2017年1月5日,柳洪线全线贯通。现在,从官渡到柳林,油路平坦,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跑着舒服,从县城回老家,只要两个多小时。县城到上庸镇的一级路正在建设,上庸到峪口的二级路也已经破土,再过两年,竹山到柳林不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



到目前,全省实施“20户以上自然院通水泥路工程”,我家房前屋后的小路也铺上了沙石,浇上了水泥,车子直接可以开到家门口。谷竹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县域交通网对接国省高速公路网。全县国道从无到有,省道从有到优,国省干线覆盖所有的乡镇。开通了17条城市公交线路,8条城乡班线客车线路,230多台农村面的,17个乡镇254个行政村通畅率达100%。

展望未来,十巫高速2021年建成通车,到时去重庆将畅通无阻,竹山到武汉、重庆、西安三大都市都只需几小时。竹山县通用机场,选址初步确定,有望几年内建成,届时,从竹山到大城市将只是分分钟的事。

我的家乡和全国一样,走的是一条奋发进取的路,一条团结拼搏的路,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路,一条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幸福的路!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简介:



侯金玉 ,湖北竹山人,1968年出生,大学学历。1987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竹山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十堰市作家协会理事。干过教育工作,在县政协当过秘书科科长、提案委员会主任,现为县交通运输局正科级干部。工作关系,写写新闻,写点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发表过文章,有论文见于《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爱好文学,读的多,写的少,2016年以来在《散文选刊》《湖北交通报》等发表文学作品20余篇。


朗读者:但兴竹



竹山融媒体中心记者、主持人。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也可录音后并附作者简介投稿QQ:441409997。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