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堵河上的桥

©原创   2019-07-30 16:48  


堵河上的桥

作者:徐   炜

竹山县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千百年来,沿河两岸的人们全靠渡船出行。“盈盈一水间,相见难上难,对面喊得应,相聚靠渡船。”这就是人们当年口口相传的辛酸歌谣,它不仅道出了竹山堵河两岸人们交往不便的真情,也喊出了竹山人盼望在堵河上架桥的心声。



听老人们讲,竹山解放时,由于堵河上没有桥,加之水流湍急,极大地增加了人民解放军进军的难度。但解放军英勇善战,将枪支弹药用脱下的衣物包裹起来,举过头顶过河,一举解放了竹山。解放初期,经济贫困,百废待兴。因为政府没有财力和技术支撑,堵河上始终没能架桥,每年都有无数人的生命被波涛汹涌的堵河水吞噬,给遇难者家属留下永久的心痛。

之后,勤劳、智慧的竹山人,在多次失事的渡船口,也就是南关河道最狭窄最平坦的地方,用木头、竹板等当材料,以水面为依托,曾经搭起过一些简易的独木桥。而这些独木桥尽管为人们出行、渡河有过一些帮助,但一旦堵河涨潮,要么被水淹,要么被冲走,人们过河仍然离不开渡船。



1970年春天,当时的竹山县领导决定在堵河东河坝建一座大桥,在获得郧阳地委批准后,于1970年6月1日成立工程指挥部,从官渡、柳林、宝丰、得胜等地抽调民工900余名,于当年12月31日正式破土动工。堵河大桥由交通部第二设计院负责设计,桥型为“双曲”拱桥。主桥孔是三跨,每孔跨径70米,共210米,引桥孔三跨,每跨径35米,共105米,桥长共385.8米,桥面宽9米,高22米,主桥为平桥,引桥为坡桥。1971年底,除东岸桥台外,全桥下部结构已基本完成。由于桥的高度不够,不能与两岸的实际高度拉平,所以,就呈现出了大桥两头高中间低的情况,人们称之为“翘扁担桥”。作为当年竹山县堵河大桥建设者们知道,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土法上马”把大桥建起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堵河大桥1973年7月1日竣工通车,不仅解决了竹山人民隔河相望出行难的问题,而且成为沟通竹山、竹溪及湖北与陕西、四川运输线上的重要通道。并且结束了竹山县城堵河上无一桥梁的历史。

几十年来,这座走过岁月风雨的竹山堵河大桥,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坚守,支撑着竹山县交通运输的一片蓝天。这座桥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历史丰碑。大地相依,河水相伴,日月相望,尽管桥在风霜雨雪中身驱赤裸,斑驳陆离,可它不辱使命。随着岁月的不断侵蚀,这桥愈发显得憔悴和苍老。县委、县政府又适时启动了危桥改造工程,这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先行的战略布局,看到了城市建设遵从科学发展观的严谨态度,更看到了党和政府等各级领导付出的辛勤努力。危桥改造工程,它修复的,不单单是一座畅通两岸的桥梁,更是党和人民心连心、手拉手的纽带。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缓解竹山大桥的交通承载压力,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方便堵河两岸人们交往,八十年代中后期,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取缔了南关渡口,在河面上架起了一道铁桥,虽然为城南---城北交往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却不能通车,还是没能彻底解决交通不便问题。又过了几年,当政领导大胆决策,多方筹资,先后建成了堵河二桥、堵河三桥,眼下还正在建设堵河廊桥。这些桥,有的向北连接了桥东、虎山村,有的向南承接了南门、莲花村,有的向西延展了潘口、悬鼓洲,一座“两岸三区”的新县城格局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俗语说:路通则人通,人通则财通。一座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堵河上的桥,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驿站,传递着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记录着祖祖辈辈含辛茹苦的奋斗业绩和荣辱兴衰;它是一座可歌可泣的雕像,影射着古朴的民风民俗;它是一扇打开的窗口,见证着共和国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

如今,竹山县城建设大潮汹涌,这一座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致富桥将书写竹山新的发展故事、谱写竹山新的繁荣传奇。

作者简介



徐炜,竹山人,1996年7月出生,201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家待业。热爱读书和写作,作品有《其实门开着》、《蜘蛛赞》、《老街的桂花树》、《我的老师》等百余篇散文;《抓螃蟹》、《中奖风波》等短篇小说;作品先后被《作文指导报》、《十堰日报》、《今日竹山报》、《堵河》等刊发采用。

朗诵者:


严鹏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