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镇:以“心”治村践初心 基层治理显担当​

2025-10-29 15:28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周永彬

今日竹山网消息  10月28日,擂鼓镇三河村二组的理事小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子会正在召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伍长林正向大家宣读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大家一致举手表决通过。据悉,依托烟叶产业发展起来的三河村,始终将“群众小事”当作“治理大事”,以“入户走访听民意、实事落地解民忧、村规民约树新风”为抓手,创新探索基层治理“心”路径,用实干担当书写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

入户走访听民意。“大叔,最近家里烟叶收成咋样?出门路好不好走?还有啥需要村里帮衬的?”这句带着温度的问候,是三河村“村干部+驻村队员+理事会成员”走访小队的工作日常。为精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村“两委”与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坝,分片包干、逐户摸排,把群众诉求逐条记录、分类梳理,形成动态更新的“民生台账”。截至目前,前期“六访六看”已经梳理了50余条群众诉求,解决了26件该村在发展烤烟产业中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问题,为后续治理工作找准了“发力点”。

实事落地解民忧。针对“六访六看”中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道路安全问题,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坚持“隐患不除、整治不止”,第一时间组织专班对全村30华里通村入院路开展拉网式排查,最终在12处急弯路段中,聚焦事故高发的5个急转弯,集中安装反光镜,彻底解决了“转弯看不见、会车有风险”的安全隐患,为村民出行、农资运输筑起“安全屏障”。与此同时,围绕“夜间出行难”这一民生痛点,村里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0余万元,在主干道、村民聚居区、产业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194盏,切实改善村民夜间出行条件,用实打实的民生举措,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村规民约树新风。治理既要“解难题”,也要“树新风”。三河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以理事会为纽带,将村规民约修订与矛盾调解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路径。此前村里红白事攀比铺张、邻里纠纷难调和,理事会成员主动作为:一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酝酿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简办标准、邻里互助准则;另一方面遇到矛盾纠纷,主动上门拉家常、讲道理,用群众认可的“土办法”化解“心头结”。村民师某和龚某曾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休,经理事会成员3次调解后,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并签订邻里互助协议。“有了村规民约,大家有章可循,再加上理事会帮忙调解,村里矛盾少了,邻里更和睦了。”村党支部书记柏富明感慨道。

从入户听民意,到办实事解民忧,再到村规民约树新风,三河村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治理细节,让基层治理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如今的三河村,产业兴旺有“底气”、道路通畅有“保障”、乡风文明有“内涵”,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这条基层治理的“心”路径越走越宽。(陈跃新)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