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日,竹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竹山县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6年)》,到2026年,力争全县笋竹林、肚倍、道地中药材、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150万亩以上,林下经济产值达60亿元以上,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实施方案》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利益共享;科技支撑、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积极开展林下种植、科学开展林下采集、有序开发森林景观、适度开展林下养殖、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林下经济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基地、科学规划林下经济等11个方面重点任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全链发展、提质增效”思路,高标准科学编制《竹山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5年—2030年)》,围绕笋竹、肚倍、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优势林下经济产品,对规模布局、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品牌建设、主体培育、产品加工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把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文化旅游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产品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竹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大力做好“林”文章,形成涵盖核桃、黄桃、柿子、板栗等“树上摘金”,淫羊藿、黄精、黄连等“林下生金”,竹山大鸡、梅花鹿等“林中养金”,香菇、黑木耳、茶叶等“林中采金”的产业发展格局。(程平 黄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