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日,非遗传承人周承志刚从陇东学院归来,便一头扎进工作室。案台上,色彩鲜亮的“手机造型”皮影还带着油墨香,这是他在研修班创编的儿童影戏剧《合理用手机》道具,也是他给家乡孩子带回来的非遗新礼物。
作为竹山皮影戏市级传承人,周承志与皮影的缘分始于少年。那时他跟着老艺人刻影人、练唱腔,把“忠孝节义”的故事唱给乡亲听。可近年来他发现,传统皮影戏里的历史故事,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点远”:“语言老派,情节复杂,怎么让娃们愿意看、看得懂?”
“非遗不是守着老物件,得找着和时代的结合点。”载誉归来的周承志已规划好了下一步:先把《合理用手机》打磨好,送进竹坪中小学;再联合教育部门,给老师开“简易皮影课”,教大家用硬纸板做皮影、排小剧目。他还想把竹山的绿松石、堵河民俗编进儿童皮影里,“让娃们看皮影时,也能知道家乡有多美。”周承志说。
如今,工作室里的新皮影越来越多。周承志说,这双手刻过千年故事,现在要多刻些孩子喜欢的“新花样”,让老非遗在童心里长出新枝芽。(张云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