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乡中心学校:三维赋能新教师成长 匠心培育教育新力量

2025-09-18 17:50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曾静

今日竹山网消息 9月17日上午,深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八二班教室内气氛热烈。新上岗教师王晔正以自然大方的教态、条理清晰的课堂设计展开教学展示,乡中心学校及所在校领导、教研组长、青蓝结对师傅等组成的考核组不时点头赞许。这堂生动的展示课,正是深河乡中心学校系统化培育新教师成长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校通过“精准画像、师徒共进、阶梯赋能”三维培养体系,为新进教师铺就了从“站稳讲台”到“成为骨干”的快速成长通道。

精准画像:人岗适配激活专业潜能

“让每位教师的特长与岗位需求同频共振,是我们培养工作的起点。”深河乡中心学校负责人表示。针对新教师上岗初期的适应需求,学校创新实施“三了解一匹配”工作法:通过专人谈话全面了解教师报考学科、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结合各学校课程设置与班级管理需求,建立“教师能力画像”数据库,确保任课安排与教师专业方向高度契合。今年秋季入职的5名新教师中,5人实现专业对口任教,有效激发了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教学热情。

青蓝结对:师徒共进筑牢教学根基

为破解新教师“经验断层”难题,该校精心打造“青蓝工程”。通过“双向选择+学校统筹”方式,为每位新教师配备1-2名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明确“每周2节指导课+2节跟岗课”的刚性要求,将师徒教学研讨、学情分析、班级管理等纳入常态化培养。创新实施“师徒捆绑考核”机制,将徒弟的教学达标率、师傅的指导成效同步纳入教学常规考核,形成“荣辱与共”的成长共同体。截至目前,该校已有6对师徒成功结对共进。

阶梯赋能:动态考核驱动持续成长

“一年站稳讲台,两年脱颖而出,三年成为骨干”——这是深河乡中心学校为新教师量身定制的成长蓝图。学校设置“适应期—提升期—成熟期”三阶段培养路径:前两周为“浸润式适应期”,由师傅带领研习新课标、打磨教学设计、掌握班级管理技巧;第三周启动“独立展示期”,组织新教师独立授课,由中心学校组成评审组进行“推门听课”考核,合格者进入下一阶段培养,未达标者动态调整帮扶计划。今年秋季,首批5名新教师展示课优良率达100%。

从“精准识人”到“系统培育”,从“个体成长”到“团队共进”,深河乡中心学校以制度化、精细化的培养机制,让新教师成长有路径、发展有支撑、未来有方向。下一步,该校将持续优化“新教师成长档案”,通过“名师工作室”“教联体联校教研”等平台,推动青年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提升,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陈兴阳 王贝贝 师乐)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