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9月13日,在竹山县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40岁的河南籍男子侯某就医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生命时钟瞬间进入“倒计时”。危急时刻,医院胸痛中心团队迅速响应,通力协作,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颤的侯某右冠状动脉内植入2枚支架,精准打通堵塞血管,让濒危的侯某从鬼门关前被成功拉回。
事情要从当天中午说起。13时左右,在麻家渡镇务工的侯某毫无征兆地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疼痛集中在左侧胸前区及胸骨后,还伴有出汗、恶心与头晕。起初他未敢耽搁,紧急前往麻家渡镇卫生院就诊,15时10分的心电图提示急性下段心肌梗死,医生当即给予药物紧急处理。
为求进一步救治,15时50分,侯某被转运至竹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复查心电图仍提示ST段异常抬高,医护人员迅速完善心梗三项等检查。然而16时18分,意外突然发生——侯某突发大汗淋漓、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症,心电监护赫然显示“室颤”,生命体征瞬间濒临崩溃。
急诊科医护人员当即展开抢救,多次电除颤与心肺复苏同步进行,终于让侯某恢复意识。考虑到病情危急,胸痛中心团队第一时间与家属电话沟通,决定绕行ICU,直接将侯某送至介入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6时54分,手术正式开始,造影结果显示侯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两支病变,右冠状动脉(RCA)急性闭塞并血栓形成。在为侯某行介入治疗中也是险象环生,其间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加速型室性心动过速、一过性心绞痛发作,医护人员迅速推注阿托品、泵入去甲肾上腺素稳定生命体征;随后反复抽吸血栓,最终成功在其右冠状动脉中段及近中段置入2枚支架,并以高压球囊扩张确保支架膨胀良好。17时56分,手术顺利结束,复查造影显示前向TIMI血流恢复Ⅲ级,无并发症发生,侯某终于脱离危险。
此次侯某的成功救治,得益于竹山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熟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和快速响应能力。近年来,竹山县人民医院以心血管内科为依托,联合急诊科、心电诊断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成立了竹山县胸痛中心,并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的胸痛中心联盟,确保县域内患者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接受最有效的诊疗,最大限度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竹山县胸痛中心联盟秘书长、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蔡进表示,此次抢救充分体现了胸痛中心救治团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为县域内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如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并伴有大汗淋漓、心悸、乏力等症状,应立即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一旦有上述不适症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就医进行诊断和救治。(范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