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没想到建议提上去没多久,县林业局就上门对接,现在政策有了、技术来了,我们发展林下经济的底气更足了!”近日,看着竹坪乡小阳沟林场林下套种长势喜人的中药材淫羊藿,县人大代表朱青山难掩喜悦。他年初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正转化为全县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收到朱青山等代表提出的7件涉林建议后,县林业局第一时间梳理研判,将建议办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逐项制定落实方案,目前所有建议均以A类标准办结。“代表建议精准点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我们必须把‘纸上建议’变成‘地上项目’。”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志刚表示。
政策先行,为产业发展“搭框架”。今年,《竹山县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正式出台,从森林康养、良种繁育到市场主体培育,全方位释放政策红利。同时,针对17个乡镇的资源差异,林业局编制了发展实施方案,为每个乡镇提供了清晰的产业发展路线图。
技术赋能,为产业提质“添动力”。3月下旬,一场油茶管护现场会在溢水镇召开,林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农户修剪、施肥等技巧。不仅如此,县林业局还主动对接省、市专家下沉指导,计划开展多期技术培训,覆盖拐枣栽培、林下养殖等重点领域。“以前种油茶全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病虫害少了,预计亩产能提高两成。”参训农户陈必军信心满满。
创新驱动,为产业增值“拓空间”。在大庙乡,“林-菌”套种模式让林地亩均收益翻了一番;在竹坪乡,产学研合作推动拐枣酒深加工产品走向市场。如今,我县正全力打造林下经济特色品牌,支持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让“竹山好货”走出大山。
从建议落地到产业勃发,我县以人大建议为抓手,正蹚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深化建议办理成效,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的“金山银山”。(程平 黄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