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乡“教师世家”的坚守与传承

2025-09-10 09:45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李 健

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双台乡,有这样一个平凡的教师家庭,守心一处,默默耕耘,但同时这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教师家庭,他们家里目前有1位退休教师、5位在岗教师、1位准教师,还有1名正就读于师范院校的“未来园丁”。三代人,把“教书育人”过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家风,让“讲台”成了家里最珍贵的“传家宝”。

奠基:老一辈的奉献与开拓

年过七旬的杨奶奶是家中的第一代教师,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多年。尽管已经退休,她身上依然保留着教师特有的儒雅和严谨。“那时候没想太多,就想着能让多一个孩子读书认字,明白事理。”回顾往事,她的目光温暖而坚定。而家里的刘老爷子是一位深受敬重的退休干部,一生廉洁奉公,虽未直接执教,却以开阔的视野和无私的支持,为家庭浓厚的教育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坚:两代人的坚守与担当

“小时候,总看母亲在灯下备课、给学生辅导,那时就觉得,教师是世上最温暖的职业。”大儿子刘某斌回忆道。作为家庭里的第二代教师,她的母亲在20世纪60年代就扎根乡村教育,把全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用步行十几里山路家访的坚持,照亮了许多农村娃的求学路。

在杨奶奶的言传身教下,教师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她的三个孩子也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大女婿、小儿媳也都是在岗教师,五个人如同五根坚实的支柱,共同支撑起家庭的教育理想。他们分布在县城及乡镇的不同学校,有的教授语文、英语,有的专注音体美育,尽管岗位不同,但那份对教育的赤诚、对学生的热爱却一脉相承。他们深耕教学一线,默默无闻,用实际行动续写着这个家庭的教育传奇。

传承:新生代的接力与成长

更令人欣慰的是,教育的火炬已顺利传递到第三代。杨奶奶的大孙子已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准教师”,即将正式加入教师队伍,延续家族的荣光与责任。小孙子正在百年名校华中师范大学深造。他们的选择,不仅是个人志向的体现,更是良好家风熏陶、精神传承的必然结果。

家风润泽,桃李芬芳

这个家庭,不仅是血缘的结合,更是教育理想的共同体。饭桌上的话题常常围绕学生、教学展开,相互切磋教学方法,分享育人心得。他们用理解与支持凝聚彼此,用敬业与奉献影响乡邻。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师德课”。

“我们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该做的事。”谈及家人,最年长的老教师眼眶微红,“看着自己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回到家乡建设,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成为教师,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从“教书育人”的初心,到“代代相传”的坚守,这个“教师世家”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意义,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心与责任的传承。教师节将至,这个家庭也将迎来属于他们的节日。对他们而言,最好的礼物从来不是鲜花和赞誉,而是看到学生成才、感受到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在双台乡,正是有了许多像他们一样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用初心和坚守点亮知识的灯火,才托起了无数乡村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梦想。让我们向他们致敬——致敬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教师,也致敬这份跨越时光的“教育传承”。(毛天姿)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