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楼台乡安坪村,盛观的名字总是与“规矩”“热心”连在一起。担任村文书7年来,她始终以“法纪”为准则,把“奉献”当本分,用严谨细致的作风守护村级事务的规范,用点滴付出温暖着乡邻的心。
执尺量事 法纪面前无特殊
“村文书管的是规矩,差一分都不行。”盛观常说,公章虽小,却连着政策法规和村民信任。
去年村里办理低保复核,有位远房婶子不符合条件却想托关系,拎着鸡蛋找到她家:“乐乐(小名),通融通融,就当帮婶子一个忙。”盛观把鸡蛋原封不动退回,拿出低保文件耐心解释政策:“婶,政策有红线,低保是给真正困难的人,您家条件不符合,我要是给您开了绿灯,就是违规,既对不起政策,也对不起其他村民啊。”随后帮婶子分析家庭收入,建议通过村里的公益岗位增加收入,婶子最终心服口服。
在村文书岗位上,她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依规矩盖章”。村民办理宅基地审批,她逐项核对是否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她逐字逐句审查条款,确保不侵犯村民利益。7年来,经她手的文件、合同从未出过法律纠纷,村民们说:“盛观掌印,咱村的事办得透亮,谁也别想钻空子。”
俯身做事 奉献点滴暖民心
“文书不只是坐在办公室抄抄写写,更要走到村民中间帮衬一把。”盛观的奉献,藏在一本记满村民需求的笔记本里,落实在一次次跑腿办事的脚步中。
为了让外出务工村民少跑腿,她成了村里的“代办员”:帮着代缴医保社保、帮助老人生存认证、代领各类证件。去年秋天,村民张大哥在外地打工,孩子要在县城上学,急需户口本复印件和贫困证明。盛观得知后,当天办好后就安排车带去,还特意打电话叮嘱注意事项。张大哥在电话里哽咽着说:“有你在,家里的事我啥都放心。”
村里在矛盾调解时,她总能用政策法规讲清道理,用真情实感化解心结。有次两户村民因灌溉用水争吵,她带着《村规民约》和水利政策上门,算出两家的用水时段和用量,笑着说:“按规矩来,谁也不占谁便宜,日子才能和气。”最终两家握手言和,还一起修了条共用的灌溉渠。
如今的安坪村,事务办理依规依矩,邻里相处互帮互助。盛观说:“守好法纪,村子才能稳;多做奉献,人心才能齐。”这朴素的话语里,藏着一名基层文书最踏实的担当——以法纪为笔,书写乡村的规范有序;用奉献为墨,晕染邻里的温情暖意。(曾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