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一位从西北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走出的硕士研究生——阮国粉,作为竹山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她带着专业学识与为民情怀加入县民政局,开启了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成长之路。阮国粉的职业生涯始终与地方人才战略同频共振,她以“中级社会工作师”的专业资质和“社会救助业务能手”的实践标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人才“专业筑基、政策赋能、扎根成长”的发展逻辑。
一、政策引路:专才沉基层
作为竹山县“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重点培养对象,阮国粉的成长始终浸润着政策滋养。精准锚定其社会学专业背景与基层治理需求的契合点,将她安置在民政核心岗位,并通过“导师帮带”“专项培训”“职称评定绿色通道”等培养机制,加速其从“学术研究者”向“政策践行者”的角色转换。这种“引才重适配、用才促成长”的用人智慧,使她迅速在城乡社会救助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中“科班力量”的典型代表。
二、初心如磐:淬炼民生情
面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复杂性与敏感性,阮国粉以“民政为民”的信念为指引,将社会工作专业素养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钥匙。她以“俯身听民声”的谦逊扎根一线,在低保对象认定管理中坚守政策底线与人性温度;以“铁肩担道义”的勇气直面矛盾,在信访调解中搭建起政策与民心的桥梁。工作中她既是被群众需要的“政策解读者”,更是困难群体信赖的“权益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内核。
三、双向奔赴:与时代共鸣
在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阮国粉主动选择将个人理想融入基层事业。面对多元职业路径,她以“知责尽责”的清醒深耕民生领域,三年间系统完成“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认证,入选县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库,实现从“引进人才”到“本土专家”的进阶。转隶县委社会工作部后,她以更开阔的视野投身志愿服务统筹和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在“专业人才”与“管理骨干”的双重角色中,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县域路径。
四、破茧成蝶:政策赋新能
竹山县构建的“引育留用”闭环机制,为阮国粉的成长注入持续动能:专项津贴保障生活无忧,跨部门轮岗拓宽职业视野,学术交流平台助力理论实践融合。而她在岗位上的坚守与突破,则是对政策支持的最好回应。通过参与制度设计、培育社工队伍、创新服务模式,将个体价值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形成“人才成长反哺地方发展”的良性循环。
阮国粉的成长之路,是人才政策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竹山县以“精准滴灌”的培养策略释放专业人才潜能,而她以“躬身入局”的担当实现人岗价值共振。这种“政策搭台、人才唱戏”的互动模式,既成就了个人从“政策受益者”到“事业建设者”的转变,更验证了“专业力量嵌入基层治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县域人才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竹山县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