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攀升,竹山县城区夜市经济活跃、群众户外活动增多,治安防控压力也随之增大。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立足"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核心目标,以"提高见警率、降低发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抓手,将夏季治安巡逻作为践行"民生警务"的重要载体,通过精准布防、宣防融合,全方位筑牢辖区安全防线,用"警察蓝"守护"烟火气",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精准布防:靶向发力织密"重点区域防护网"
针对夏季治安"昼伏夜出""人员流动"的特点,城关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数据支撑”,通过梳理近年同期警情数据,结合近期接处警特点,精准锁定"三大重点区域":
夜经济活跃区:以桃花源街区、烧烤摊集群为核心,这类区域夜间18时至24时人流密集,易发生酒后滋事、财物盗窃、纠纷冲突等问题。派出所每日安排2组"步巡+车巡"力量,采取"定点值守+流动巡查"模式,在烧烤摊集中路段设置"治安岗亭",安排民警驻点,既快速响应警情,又形成"亮警灯震慑效应"。
民生服务密集区:聚焦超市、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群众日常聚集场所,这类区域早晚人流量大,易发生扒窃、儿童走失、老人突发疾病等民生类警情。巡逻队实行"错时制"——早间7时至9时覆盖超市入口,晚间19时至21时加强市场周边巡查,同步关注独居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需求,打造"移动服务站"。
隐患易发薄弱区:针对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等监控覆盖不足区域,派出所联合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梳理出32处治安盲区,在重点时段增派警力"突击巡查",6月以来已整改各类安全隐患46处,有效压降低了民生案件的发案。
通过"区域分类、时段分级、力量分置"的动态布防,辖区重点区域见警率从65%提升至90%,夜间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3%,真正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服务围着民生转"。
宣防融合:以"巡"代"讲"激活"群众自防内生力"
城关派出所"巡逻+宣传"双轨模式,将巡逻车变为"流动宣传车"、巡逻员变为"安全讲解员",让安全知识"声入人心"。
精准滴灌式宣传:针对夏季高发的溺水事故、燃气安全等问题,巡逻队分类制作"宣传手册"——防溺水手册附应急电话,反诈手册配本地实时案例,公安业务手册配办理流程图。6月以来,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1000余份,在烧烤摊、广场等场所设置"警示牌"20块,现场讲解60余次。
网格联动式宣传:发动驻村辅警、社区网格员、物业保安、商户店主组建"平安义警联盟",将巡逻中收集的群众需求(如"某巷没有公众监控""某小区流浪狗扰民")及时反馈至社区,同步开展"邻里守望"——鼓励商户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引导群众发现可疑情况实时上报。7月12日,某烧烤摊店主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联系巡逻队迅速核查,成功阻止一起盗窃电动车案件。
这种"边巡边宣、边宣边治"的模式,不仅让安全知识"活起来",更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防范"的良好氛围。
从"被动处警"到"主动防控",从"单一巡逻"到"综合服务",城关派出所的夏季治安巡逻工作,不仅是一次警务模式的优化升级,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目前,城关派出所已形成"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处处有宣传、事事有回应"的常态化防控格局,辖区群众安全感得到大幅度提升。(王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