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千仞青风裂碧空,一峡藏尽武陵梦。在鄂西北的秦巴山腹地,竹山县的山水之间,藏着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人间仙境─武陵峡·桃花源景区。这里不仅是自然造化的神来之笔,更是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神秘之地,仿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吸引着无数向往自然与宁静的心灵前来探寻。
武陵峡·桃花源景区,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处于巴山东麓与秦岭交界处,堪称华中原生态第一峡。峡谷全长20公里,平均高度800米,平均宽度20米,最狭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是大自然经历亿万年精心雕琢的杰作,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
走进峡谷,仿佛进入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界。两侧峰峦如剑,直插云霄,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线青天。峡谷内,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如梦如幻。脚下,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流淌,时而舒缓,时而湍急,与峡谷内的风声、鸟鸣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
峡内景观丰富多样,每一处都让人拍案叫绝。“猴跳峡”处,刀切斧砍的左右绝壁上,两岸树木交织,成为猕猴互访的空中走廊;“一线天”景观更是让人惊叹,狭窄的峡谷两侧,峭壁几乎垂直,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的夹缝中,感受自身的渺小与大自然的伟大。
而武陵峡景区之所以闻名遐迩,还因为它与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诸多专家考证,峡谷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真正原型地。晋太元年间,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沿着溪流进入这片神秘的峡谷,发现了那片与世隔绝的乐土。如今,在峡谷中,依旧能寻觅到些许当年的痕迹。走进峡谷深处,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朴宁静的世外桃源。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官渡镇以武陵峡·桃花源景区为核心,深耕文旅融合发展,多维度推动景区品质跃升。建成游客码头、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完成10家农家乐、7家民宿改造升级,为游客打造舒适便捷的游玩环境。在景区内大力发展小林果产业,成片种植桃树,构建“一步一景”的生态画卷。全新推出一线天、舍船洲等标志性打卡点,开发15类文创产品,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同时,整合本土美食资源,将官渡月饼、芝麻糖、豆干、即食竹笋等地方农特产品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官渡七味”伴手礼。让游客把官渡味道带回家,进一步传播官渡饮食文化和旅游魅力,促进景区文旅产业多元发展。
如今,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武陵峡·桃花源景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张展示官渡独特魅力的亮丽名片。官渡镇武陵峡正期待着与您相逢,一同开启这场穿越山水与历史的奇妙之旅,共同书写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相约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邂逅自然之美,品味文化之韵,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周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