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年来,张振武小学以红色基因为底色,创新构建“红色教育+文明实践+科技赋能”育人体系,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该校通过沉浸式课堂、多元评价机制、家校社联动等举措,让红色精神融入血脉,文明素养扎根心灵,为山区教育注入蓬勃活力。
沉浸式红色教育:时空对话课堂点燃爱国情怀
张振武小学依托校内革命纪念馆,打造“时空对话”特色课堂,让学生化身红色故事讲解员。五年级学生邓文浩说:“每次讲解张振武将军的事迹,我都感受到责任与力量。”学校创新推出“五个一”爱国主义工程:每日红色晨诵、每周思政金课、每月英模故事、每季爱国短剧、每学期成长表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校长张国强表示:“我们要让爱国主义精神照亮每个孩子的奋进之路。”
创新评价体系:“十星级”机制助力全面发展
学校首创“十星级班级+十星级学生”双评机制,将文明礼仪、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等纳入评价维度,构建“成长星图”。教师沈享分享案例:“一名曾频繁迟到的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服务改掉陋习,还主动帮助他人。”通过“振武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选树,学生从被动约束转向主动成长,文明行为成为习惯。
家校社联动:三维网络延伸文明实践
学校构建“护学岗—振武学堂—社会实践”联动机制,推动文明创建从校园向家庭、社会延伸。家长志愿者李爱琴值守“护学岗”三年,见证孩子从“被动听话”到“主动担当”的转变:“孩子现在会主动做家务、问候邻居,整个家庭都更文明了。”社区“振武学堂”则让教师成为传统文化传播者,形成育人合力。
科技赋能:数字积分激活德育新动能
“成长银行”系统将文明行为转化为数字积分,学生可用积分兑换社会实践机会。五年级学生范宇哲本学期积满180分,计划兑换创客空间体验课:“积分让我更清楚自己的成长方向。”德育主任高爱琼介绍,系统通过“主动捡垃圾+5分”“帮助同学+10分”等量化规则,使德育工作“可视、可溯、可激励”。
从红色基因的传承到文明习惯的养成,张振武小学用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在张振武小学,文明正成为每个学子最亮丽的人生底色。(方建华 杜登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