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湖北竹山人,1996年出生,202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21年通过竹山县人才引进,现就职于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规划发展科。
一、政策引才,返乡筑梦
李菲生于竹山,长于巴山脚下、堵河岸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如同烙印般刻在她的心底,化作她生命中最温暖、最深情的底色,李菲对家乡的山水有着天然的眷恋。求学期间,她专注于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领域,深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
2021年,毕业的钟声敲响,人生的岔路口摆在眼前,恰逢竹山县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编制保障,如同给她的事业安上了稳定的锚;薪资补贴,是对她专业价值的认可与尊重;人才公寓,能在她忙碌的工作后提供温馨的港湾;职称绿色通道,更是为她的职业发展铺就了一条快车道,这一系列“硬核”措施,为她搭建起发挥专业所长与助力家乡发展的桥梁。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完善的政策保障措施,让她毅然选择回到这片哺育她的土地。
二、组织赋能,淬炼青春
离开校园,步入全新的工作环境,李菲在角色转变之初也面临了“水土不服”的挑战,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项目工作中成了她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单位领导的悉心指导、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让她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单位每次有外出考察学习或业务培训的机会,都会积极推荐她参加;富有经验的前辈在工作中对她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单位领导“放手使用”的信任、同事“传帮带”的扶持,让她对这个大集体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显著提升了她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李菲表示,能力的提升让她在工作时更有信心与底气,处理问题也更加积极主动。
更令她惊喜的是县里的人才关怀机制,县委组织部、县人才服务中心对她的工作和生活高度关心,邀请她参加人才交流座谈会、人才沙龙、“学子看竹山”等诸多活动,与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们跨领域交流,不仅结交了朋友,拓宽了视野,也让她更直观感受到家乡蓬勃的发展脉搏。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她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更充满了信心。
三、躬行实践,锤炼本领
生态保护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秉承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心,运用专业知识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工作三年多以来,她穿梭于官渡镇、柳林乡等保护区域,参与巡山护林、防火宣传、科研监测、生态教育等工作,也多次前往省内外其他保护区考察学习。她累计参与了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生态保护补偿与修复、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等10余个项目的编制、申报和建设等环节,争取到位资金超过6000万元;她还参与了《堵河源保护区志》《堵河源研学课程》的出版以及专题宣传片的制作;参与政策法规制度、保护成效宣传、生物多样性科普等活动20余次;她牵头编制的新一期《堵河源保护区总体规划》,为保护区未来建设发展和项目争取奠定了科学基础。李菲感慨地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能够参与到国家提倡、人民盼望的伟大绿色事业中来,是荣誉更是责任。”
从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到生态建设的践行者,李菲的成长轨迹,是竹山县“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机制的生动缩影。未来,她将继续扎根这片热土,让堵河源的绿水青山永葆生机,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竹山县人才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