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秦洪涛 马婷婷)"根据以往接诊的多例破伤风患者,多因忽视小伤口处理所致。"近日,随着气温的回升高,市民户外活动增多,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因外伤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许建波提醒,根据已有的临床估算数据显示,破伤风如果发作后,不进行医疗干预,病死率接近100%。所以,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都不能忽视。
许建波介绍,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铁锈及动物粪便中,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只有被生锈铁钉扎伤才会感染。"他特别强调,树枝划伤、宠物抓伤等微小创口,若形成缺氧环境同样可能致病。该菌在深部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发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典型症状如"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
数据显示,建筑工人、农民、军人、消防员、野外作业者等户外高风险作业群体因接触环境复杂成为高危人群,儿童、老人等未全程接种疫苗或免疫不全者,如儿童、老人等免疫薄弱群体也需警惕。许建波提醒:"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或者免疫保护存在空白期,家长应及时带孩子补种。"
面对破伤风威胁,许建波提出"三级防御体系":首先是伤口初处理,在出现微小伤口时,建议用清水、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冲洗伤口,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深部伤口需就医清创,改善局部缺氧环境;其次是主动免疫,成人可补种三剂破伤风疫苗获得长期保护,儿童则按计划接种百白破疫苗;对于污染严重或出现肌肉痉挛症状,需尽快就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进行应急防护。
针对民间流传的"24小时过时论"、“小伤口无需处理,只有生锈铁器伤才会感染”、“被动免疫能终身保护”,许建波明确辟谣:"即使超过24小时,仍能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疫苗降低风险。"他特别强调,被动免疫制剂的保护期仅2-4周,长期预防必须依赖疫苗接种。对于深度烧伤、贯通伤等高危伤口,即使接种过疫苗仍需加强免疫。
"破伤风病死率高达30%-50%,但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许建波介绍,十堰市人民医院采用"抗毒素+抗生素+呼吸支持"综合治疗,已成功救治多例破伤风危重患者。他提醒,破伤风防控需"防""治"结合,市民应提高警惕,正确处理每个伤口,按时接种疫苗,既不可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若出现张口困难、肌肉僵硬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切莫延误治疗时机。
许建波,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从事急诊外科工作十余年,擅长四肢开放性损伤及面部等美容缝合,尤其对肌腱损伤缝合有着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