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人才是第一资源,竹山县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三点发力,为全县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助力人才工作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
优化资源配置,筑牢人才发展根基。一是盘活编制存量,保障人才顺利引进。通过跨部门、跨层级的编制调整,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科技等人才密集型领域倾斜,调剂80名事业编制设立专项事业编制,专门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确保人才引进不受编制限制。二是优化机构设置,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成立县人才服务中心,作为县委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协助做好人才引进和管理、人才政策调研、人才联系服务、人才信息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革新管理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是推行编制备案制管理。针对公立医院等人才密集单位,县委编办推行编制备案制管理,由主管部门根据单位实际用人需求,自主确定人员控制数,报县委编办备案,拓宽了人才引进渠道,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医疗卫生事业。二是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部门、单位职能调整和工作任务变化,定期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按照“撤一建一、有增有减、动态平衡”的原则,对编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倾斜。三是大力实施人才回引。配合相关部门制定《竹山县在外优秀人才“回归计划”实施办法》《竹山县招才引智十条措施》,积极探索“事业编企业用”,落实“十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发挥编制“磁吸效应”,配合相关部门赴外地高校开展人才政策宣讲和招聘活动,推动形成“以编引才、以才提效”的良性循环。
强化服务保障,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一是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行“即来即办”,及时办理编制手续。同时,建立“绿色通道”,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所需人才的编制,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人才引进“零障碍”。2024年度为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安全生产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指导相关部门在岗位设置、薪酬待遇等方面向优秀人才倾斜,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鼓励人才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在编制使用上,优先保障基层单位人才引进需求;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基层一线人才倾斜,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田蕊 邵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