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力量书写“绿水青山”新画卷

2024-12-30 16:32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 媛

用法治力量书写“绿水青山”新画卷

——县人大代表履职实践活动纪实

千山叠秀,万豁清流。这是今日竹山的真实景象。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竹山县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的秦巴山区汉水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的发展目标,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高标准打造“两山”生态旅游样板区贡献人大力量。

深研细查,找准短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奋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依据国家和省、市、县水土保持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思路,每年选择不同重点,通过代表视察、走访座谈、听取报告、专题询问、专项监督、工作评议、执法检查、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找准切入点开展检查监督,借助代表优势,通过代表建议的形式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实际困难。自2021年以来,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多次会议决定,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先后组织10个检查组、45名人大代表,深入“生态保护”工作各个环节,共查找问题短板48个,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对相关法律和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结合县情实际,切脉问诊,找准靶向,共形成20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审议意见并向社会公告,同时将审议意见以县人大常委会文件的形式,交由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

整体联动,久久为功

根据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及县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审议意见办理要求,县政府成立了有关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并印发文件,健全了组织机构;针对国家生态目标考核任务,分解落实河湖长、林长制考核以及乡镇、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制定任务清单、措施清单、标准清单、责任清单,强化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适时召开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落实定期沟通汇报、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预防、治理和日常监管落地见效。2020年2月,竹山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为松材线虫病疫区,松材线虫病素有松树“癌症”之称,是一种毁灭性森林流行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的特点。为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我县迅速落实属地防控责任,结合实际制定防控方案,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充分发挥广大生态护林员作用,采取包地块、包山头的方式,落实松林小班责任人机制。有效推进毗邻省、市、县(区)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按照“一分二共三联四统”的原则,即:结合实际分类施策,信息共享、责任共担;联防、联治、联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执法的协作机制。持续开展“即死即清”,强力推动联防联控工作落实落细。

为营造良好的共治共享氛围,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深入开展生态保护政策法规“六进”、“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活动、“3.1”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纪念活动;依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国家级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水情教育基地和堵河干流水域岸线滨河带治理,向广大群众开展常态化环保宣传;印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汇编文本、画报、《致林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环境保护三字经》等宣传画册5万余份,通过张贴画报、面对面解读等措施,向重要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渗透式宣传环保政策法规。

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为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筑牢生态屏障。我县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法律》《条例》和“办法”,依据法律法规和省厅关于生产建设项目环保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123处疑似违法违规遥感图斑调查复核和查处;定期开展生产建设项目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环保违规行为,推行环境执法监管与检察公益诉讼相结合,敦促重点企业依法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建立水利、自规、农业、林业、税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完善环保审批,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组织开展以松木防疫为重点的执法专项行动,认真履行检疫执法责任,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和引种审批工作的相关规定,紧盯木材流通、苗木集散地、通信、道路及大型工程建设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测,防止疫情输入。

为做好生态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水生态修复保护有机融合文章,加快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我县将环境综合治理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为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项目支撑,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员不足,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各项工作落实见效提供要素保障;建立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违法线索互联、案件通报移送等制度;对疫木采取专项普查、随机抽查、走访检查等方式,查找问题,依法打击非法加工、收购、经营、运输、存放、疫木疫苗疫种等行为,实行检疫封锁,控制疫情扩散,为守护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通过各方努力,在有害生物防治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24年冬,全县共清理病枯死松树26.3万余株,投入除治资金2390余万元,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了省、市一致认可,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连续3年在全市中期评估中排名第一;202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社部、国家林草局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县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全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率100%,林草覆盖率80.2%,坡耕地治理率63.8%,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处、国家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1处,建成省级重点水土保持监测站1处,2022年度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县人大办  熊雷)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