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走进竹山县城,在城区的明清、莲花、南门水域以及霍河水域,你经常会看到一群身着迷彩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用垃圾夹将拾起废纸、塑料瓶等垃圾放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遇到靠夹子夹不起来的垃圾就用手拾起,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留下任何一片白色垃圾。
他们分工协作,排查是否有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等问题;对河岸漂浮物、枯枝烂木、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对沿线居民、群众进行环保意识宣导,劝阻放牧、垂钓、洗衣、乱扔垃圾等行为,引导大家爱护河道环境,不乱排生活污水,争作“保水先锋”,当好“堵河主人翁”。他们就是竹山县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
脱下军装洁美家园
他们,曾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脱下军装,初心不改。延续军人本色,将部队优良传统带入社会,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守水护水贡献力量。
竹山县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水源区,2023年9月,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动员联合17个乡镇成立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分队18个,共有1300余退役军人志愿者,定期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保水护水宣传、村庄美化等,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自建队起,竹山县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就以“水清岸绿景美”为己任,发挥退役军人优良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身体力行为“一泓清水永续北送”贡献力量,曾荣获竹山县“2023年度十星级志愿服务队”称号。
他们活跃在保护河道环境一线。每年在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世界志愿者日等节点,在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组织下,开展“建设‘文明河流’守护碧水北送”等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河道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捡拾河岸垃圾、巡河护水活动,开展岸坡植树种绿活动,身体力行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每次活动开展前,他们都会确定鲜明的活动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地点。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他们组织起一支支充满活力的队伍,统一服装、旗帜鲜明。活动环节设计有意义、不流于形式,如清理河道垃圾、河道沿线排查、参与植树等。
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开展了“洁家园、护水源、修生态”等志愿服务活动87次,清理水域沿线垃圾3000余吨,先后在堵河沿岸植树达20000余棵,购置树苗的捐款达到12000余元。
“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保护好水源,当好守井人,守护一河清水永续北送!”志愿服务队成员、退伍老兵韩祥华自豪地说。
保水先锋以身示范
他们活跃在保护水环境宣讲一线。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他们都会深入社区、学校和堵河沿线积极开展群众宣传教育、水文化建设等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什么叫做“白色污染”、什么叫做“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要做到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等,向市民们宣传堵河水环境建设的成果和爱河护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变身为堵河河情展示厅讲解志愿者,向各行各业人士讲解活动堵河河道发展历程、堵河河道治理情况和节约用水等,使更多市民在了解水和熟悉水的基础上,亲近水环境、保护水环境,吸引更多人加入爱水护水的行列。
“让堵河水清岸绿,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竹山县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队员王荫华对保护堵河有着切身体会,他力所能及地组织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堵河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堵河两岸环境卫生,为建设美丽家乡出力。
王荫华不仅是“南水北调守井人”服务队成员,还是县“老兵宣宣讲团”骨干成员之一,在他的组织下,全县有10余名“老兵宣讲团”成员深入社区、学校和堵河沿线,围绕“保水护水”开展志愿巡河、守水护水生态文明宣讲、保护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政策宣传等活动180余次。开展水环境知识等法律法规宣传85次,劝导违法行为50余次,宣传了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设文明河流、美丽竹山的良好氛围,既得到了共青团竹山县委、县河长办等部门的点赞,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
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积极吸纳有影响力的“老班长”和组织能力强的“新血液”,不断壮大“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的力量,他们的加入,为这支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巾帼护水扮靓堵河
在竹山堵河岸边及支流沿线,还经常看到一群身穿“南水北调守井人”红马甲的退役女兵志愿者在忙碌着,火红的马甲和翠绿的水草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她们是县城及周边乡镇9名退役女兵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领队就是县退役女兵赵甜甜。
“组织退役女兵姊妹们组建志愿服务队,没事的时候清清河里的垃圾,一起守护家门口的‘母亲河’,让河流不受污染。”赵甜甜说,姊妹们一块有活干,有话聊,还能做一些保生态、宣传政策等有意义的事。
在她们的影响下,很多女青年也纷纷参与,她们时常会在工作或家务劳动之余参与护河保水、保护水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
“听说要成立退役女兵志愿服务队,我早就有这个想法。”溢水镇退役女兵郭华说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总有说不尽的欣慰,家里人都支持,丈夫时常交代:“只要党和政府有需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通过封禁保护、生态绿化、河道整治、排污治污、村庄美化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
如今,漫步于竹山堵河岸边,河道宛若一条绸带,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天光云影倒映其中,令人沉醉,这离不开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员的努力。绿水青山是竹山的底色,也是对志愿者们艰苦付出最好的回馈。
下一步,竹山县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绝不让一滴污水入河入库”的誓言,争做保护河道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和实践者,共守碧水绿岸、共建美好家园,为建功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乡村示范县凝聚力量,为“文明河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曾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