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口乡:共同缔造聚合力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4-12-13 14:42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周永彬

自共同缔造扩面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潘口乡悬鼓洲村上下齐心,同频共振,从村民“急难愁盼”入手,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从“移民村”到“宜居村”的华丽转身。

悬鼓洲村位于潘口乡西南部,距离城区中心约2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城关镇南门村、潘口乡鱼岭村相邻,高速路与绕城一级路在此交会,成为西部乡镇通往县城的咽喉之地。悬鼓洲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643户2344人,版图面积约25平方公里,村内有耕地800亩,林地1600亩,其中水田11.25亩,旱地870.75亩。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674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明确了“乡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体系,层层递进压实工作责任,在试点片区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包保到户的闭环服务机制,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服务成效。同时,悬鼓洲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等契机广泛宣传共同缔造理念,鼓励党员群体带头参与乡村建设,通过凝聚思想共识、加强组织连接,不断激发各方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内在活力。2024年,悬鼓洲村共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2次,群众大会7次,为共同缔造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突出群众主体,调动全员参与。成立以驻点领导任组长、帮扶单位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村书记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全程参与本村共同缔造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凝聚思想共识,通过组织片区党员和群众代表到龙王沟村试点实地参观感受,学习共同缔造成功经验,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广泛收集意见,利用村民微信群、夜话会、电话访谈、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群众诉求反馈渠道,便于广泛收集意见,锚定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悬鼓洲村共组织开展夜话会3次,全覆盖走访试点片区在家群众65户,收集到意见建议50条,并按照个性、共性问题进行分类为个性问题30条,共性问题14条;三是村民小组理事会牵头,动员试点片区群众进行包联,通过动员党员群体、挖掘群众骨干等方式邀请群众参与基层治理,逐步成立了村民小组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兴趣小组等6个群众组织,便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四是实事共建共享,悬鼓洲村以群众身边的小事为切口,即知即办做好群众反映的身边小事,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在急难愁盼和重点矛盾困难方面,由村民出点子给方案,议事会通过投票表决敲定解决事项和解决方案,本轮试点创办期间,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将生活污水处理、兴建篮球场、修缮老水井3项工程项目纳入民生实事清单,按照村集体出资一部分、村民捐资投劳一部分、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形式鼓励群众参与,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依靠群众共管,形成长效机制。悬鼓洲村位于堵河沿岸,是我县重要水源地,环境卫生整治尤为重要,2024年共同缔造启动以来,该村依托“清洁家园”行动,由村民小组议事会牵头,每周五发动干部、中心户长、志愿者及公岗人员对堵河岸边、一级路沿线、村庄院落、高速路口等区域进行全面整治,共同维护环境治理成果;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乡贤理事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发放传单、悬挂横幅、开展文体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凭借“父母课堂”、感恩活动等方式纠正错误育儿观念,弘扬淳朴民风;在效果共评方面,及时将村民投票结果、建设进度、村民参与情况等内容公示,召开院子会汇报成果,由村民进行评价和提议;在建设共管方面,通过实施“十星级”“积分制”管理等方式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村民通过投工投劳、志愿服务等方式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建立了环境卫生“能整治”“可保持”“乐参与”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悬鼓洲村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不断激发、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努力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曹雪 叶艳)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