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山丨风雨文峰塔

2024-11-18 14:53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陈芳

听竹山

听竹山故事

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风雨文峰塔

作者:章治民

 

诗联学会的好友王世枭鉴发来一篇《文峰塔新记》,文中写道:“目今,宝塔新生,巍峨耸立,昂然冲天之气重开九霄,岸然凌云之韵恢复一新。登塔远眺,庸都山川形胜尽收眼底,云海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四月,曾经寻访过文峰塔,早就想记录一笔,王兄之记更激起了我的兴致。

一天夜里,闪电破空而下,轰隆声中,塔顶坍圮,飞溅的砖石削落了一地松针。

宝丰中学50岁生日时,曾写过几句小诗——

 

往南,四十千米,

文峰乡有座文峰塔,

矗立山巅,

风吹两百年,

日晒两百年,

雨打两百年,

即使被雷电暴击,

他只用干枯的手摸了摸焦黑的鼻子,

仿佛在说:“我还能再站五百年。”

我必要去看一看文峰塔,

抚摸他不朽的砖。

 

这天,无风无日,我和朋友驱车前往文峰,想要寻访慕名已久的文峰塔。

跟着导航一路向山上寻去,长路蜿蜒,霎时间,彤云暗布,但见平林漠漠,细雨如织。却哪里看到塔的影子。到了坡顶,四顾并无人家,只路边停了一辆小车,我们只得继续前行。

大约五六分钟的长下坡之后,终于见到一位老人坐在屋檐下。老人告诉我,我们跑过了,坡顶垭豁那,里边有条小路通到山顶的文峰塔。

小路虽窄,却并不湿滑,凹凸不平的石径,极少苔藓,像是常有人走过似的。

塔如利剑,直插云外。四周松树阴翳,清风徐来。

“这个塔很神奇的。”

不知道哪里冒出个人影,只见他身披雨衣,手提漆桶,想必是维修宝塔的工匠了。

“不管你站在哪个方向朝上瞄,塔顶好像都倒向自己。”

我将信将疑,转了一圈,果真如此。

我在雨中凝望良久,任风雨湿透衣襟,浑然不觉,就如同风雨中的文峰塔,岿然不动。除了危乎高哉,除了古朴苍劲,我竟不知道用什么词表达心中的震撼。

离去自是不舍,回首时,风雨将已,薄雾渐起,天地俱白,文峰塔隐隐约约浮于苍松之间,令人望而生敬。

《竹山县志》中说:“惟翼自今以始,霞蔚云蒸,蛟腾凤起,誉髦斯士,一显山川风土之奇。”原来,文峰塔是为祈愿竹山文风昌盛而建。

文峰塔似乎不负使命——

他匍匐在闹市之中,

重檐歇山顶,

青砖红柱六百年,

我没能见到圣人的雕塑,

但朗朗书声从文庙大成殿飘出,

扩散到十七个乡镇。

 

一声霹雳断了头,

所幸根基还在,

他像是挥舞干戚的刑天,

山顶一站就是两百多年,

文峰塔重生了,

一砖一瓦在风雨中铿然作响。

 

白马山上月光如水,

流下黛瓦,流过窗棂,流入天井,

当你走近高家花屋,

一定要蹑手蹑脚,

切莫惊走了屋檐上,

纳财的貔貅,

飞跃龙门的鲤鱼。

 

得胜铺有花鸟画家袁白涛,

田家坝有清末诗人闻南岑,

竹山山水奇绝,

出几个诗人画家也没什么稀奇。

今天,人人有学上,有许多学子因读书而改变未来。更有一些文人墨客,热爱竹山,书写竹山。

两百多年了,风雨加身而屹立不倒,雷电击毁而傲然长存,他有文人风骨,更有竹山品行。

竹山人见证了文峰塔的浴火重生,文峰塔更见证了竹山人的精神文明。

我终究没有抚摸那不朽的砖,砖上纵横的蛛丝,密布的青苔,叠落的烟尘,驳杂的印痕,是岁月镌刻的诗文,教我怎么忍心去损毁它呢。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综合广播调频(FM)96.8兆赫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

章治民,男,33岁,宝丰中学教师。

朗读者:

余皓若,竹山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