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画卷展活力

2024-11-08 11:41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王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农民的智慧与结晶。竹山历史悠久,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从精美绝伦的传统手工艺,到激情洋溢的民间艺术表演,一项项非遗文化瑰宝在乡村的各个角落绽放光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智慧的非遗文化,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更为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日,记者一行走进竹山非遗,了解竹山非遗。

竹坪乡位于我县西部边陲,与陕西接壤,两省多地之间频繁的商贸人文交流,催生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竹坪高腔皮影就是典型代表。

周承志是竹坪高腔皮影戏班的第四代传承人,这段时间,他正带着戏班为竹坪小学的孩子们上非遗课。一块幕布分出两个“世界”,幕布后,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和欢快的二胡声,周承志卖力地舞动皮影,影人身法轻快灵动,唱腔极富地方韵味;幕布前,同学们听得入神、看得入迷。

“周老师演的皮影戏非常生动有趣,就像放动画片一样,每次都让我非常开心。”竹坪小学学生陈妤说。

竹坪高腔皮影走进课堂得以传承,不仅得益于周承志等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得益于近年来我县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周承志介绍,以前皮影表演主要在民间婚丧嫁娶等场合,演出大多是传统剧目,年轻人听不懂也不爱听。近几年通过皮影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等活动,皮影戏有了广泛群众基础,加上通过外出学习和交流表演,为传统皮影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也与时俱进地创作了很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新剧本,让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传播力,孩子们特别喜欢上皮影课,这也坚定了我们一直唱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周承志向记者介绍。

老瓶新酒酒更醇,老戏新唱戏更浓。为更好促进非遗文化融入生活、贴近时代,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周承志的草台班子有了新身份——竹坪高腔皮影志愿服务队,这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得到了新发展。

“把民间艺人吸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堵河皮影话政策志愿服务队,把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文明乡风等元素植入到皮影戏中,达到了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良好效果。”竹坪乡宣传委员杜林说。

和竹坪高腔皮影一样,在麻家渡柿树坪小学,另一项非遗文化——堵河剪纸技艺,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在柿树坪小学校园内,随处可见师生们的剪纸作品,来到教室,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师生们的剪纸和手工作品,把这里装点成了一个艺术小殿堂。

课堂上,谢琴老师正在指导孩子们创作,剪刀在孩子们手中灵活舞动,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悄然诞生。生动活泼的剪纸课,既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审美得到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剪纸的过程中,同学们非常喜欢看我的剪纸,当他们看我的剪纸的时候,我非常自豪!”学生刘镒娇高兴地说。

柿树坪小学是一所农村“微小学”,10多年来,该校把堵河剪纸融入课堂,形成了“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代代传非遗”的“一校一品”教育特色,被授予“十堰市非遗实践十大案例”。

“我觉得这么多年的剪纸课坚持下来,孩子们明显的变化就是习惯变好了,变得更细心、耐心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更强了。而且,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越来越浓厚。”谢琴告诉记者。

具有代表性的竹坪高腔皮影、麻家渡的堵河剪纸,让我县的非遗文化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而绿松石雕刻和绿茶炒制非遗技艺,则带动了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竹山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在得胜镇圣母山脚下,有一项绿茶炒制技艺,因其久远的历史渊源、独特制作技艺而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遗技艺的第七代传人李易铭带我们走进飞云山绿茶炒制技艺工坊,虽已过制茶季节,但制茶工坊依然茶香四溢,这里的松木柴禾、炒茶灶台、晾青竹匾、揉捻案板、回潮陶罐等陈设,处处透出返璞归真的独特制茶工艺。

飞云山绿茶炒制技艺坚持古法手工制作,每道工序考究严苛,炒青使用松木和土灶,便于火候掌控;揉捻要松木案板,不伤鲜叶、利于整形;炭火烘焙、文火提香、陶罐回潮等独有工艺,更能激发茶叶香气。传统的制作技艺也让飞云山茶叶屡次在省市“斗茶”大赛中斩获大奖。李易铭向记者介绍,合作社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且还带动了600余户2000多人在茶叶产业上增收致富。

我县非遗项目涵盖了多个类别,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展现出竹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曹红星是绿松石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近段时间,他正在专心创作一件“花开富贵”的雕刻作品,花团锦簇的花朵和立于枝头的凤凰雏形已现。

让“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在曹红星作品展厅,每一件作品都美轮美奂、栩栩如生。30多年来,曹红星潜心钻研绿松石雕刻技艺,将一个个不起眼的石头,变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所带的学生的作品也在全国屡获大奖。

曹红星说,人才是绿松石雕刻技艺得以永续传承的关键,作为绿松石雕刻技艺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技艺传承好、发扬好,赋予竹山绿松石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绿松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我县通过非遗+文旅、非遗+电商、非遗+数字、非遗+娱乐等新模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据竹山县非遗中心主任徐丹介绍,我县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6项、市级9项、县级87项,我县在挖掘非遗项目的过程当中也挖掘了一批传承人,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时轩、杜登艳、陈洋)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