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今年以来,宝丰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上级下发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好百姓“饭碗田”。
明确“一”个目标靶向发力。宝丰镇始终把县委、县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结合党委(扩大)会、周工作例会,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8次、业务培训会2次,明确工作目标和路径,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保障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充分发挥三个“一线工作法”即一线调研、一线蹲点、一线落实,因村、因地施策,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按期保质完成目标任务。截止目前,已整改完成1300亩,举证通过500亩。
压实“两”个责任狠抓落实。一是压实驻村包保责任。组建5个工作小组,坚持“一片区一小组”,对全镇29个村(社区)细化分工“责任田”,5个工作组组长(镇党委班子成员)坚决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58名驻村镇干部、14支驻村工作队尽锐出战,下沉一线、全程参与,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片抓,驻村干部到村抓的责任体系,确保每个图斑都有人抓、有人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实的举措推进耕地流出图斑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压实督办指导责任。从自规、林业、农技中心、水务、第三方统筹抽调6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工作专班中,在“图斑”核查、整改复垦、水利灌溉、科学育苗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确保图斑精准、整改有效、粮食丰产、不踩“红线”。镇业务办公室对整改工作实行“日报制度”倒逼工作落实,镇纪委组建督导组下沉开展督查工作,对进度缓慢、整改不到位的村,督促加快整改进度、保证整改质量。
强化“三”项举措多管齐下。一是配好“透视镜”,底数摸排到位。按照耕地流出图斑整治工作要求,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精准定位图斑,全面开展耕地流出图斑核查对比,逐块核对、不留死角,建立详细摸底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后续整改夯实基础。二是组建“生力军”,对标整改到位。针对可整改的图斑,坚持“一图斑一方案”,逐个研究讨论,明确处置措施和整改标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发动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等力量,配备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紧盯工作目标,逐图斑、逐地块进行整治,确保每一个图斑都做到整改精准、达标、到位。三是架起“长明灯”,后续管护到位。探索建立耕地流出整改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全面梳理分析地块区位和海拔情况,制定复垦计划,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鼓励周边农户自发种植管护,做到还田于民、还地于民,同步采取“村集体+经营主体+大户”流转管护的方式,培育种植大户、引入市场主体,持续推进耕地的复耕、复种,实现土地活起来,粮仓鼓起来,村民富起来,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盘活耕地资源。
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下一步,宝丰镇将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坚持责任不放松、排查不漏过、整改不松懈、监管不松劲,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好耕地红线。(朱海涛 唐琳)
10月20日,宝丰镇召开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推进会
组织人力、机械对照图斑实施整改
对已整改的地块抢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