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地处竹山县中部,版图面积69平方千米,全镇辖8个村、9个社区,常住人口9.97万人。东邻文峰,西连潘口,南接深河,北与楼台接壤。位于堵河、霍河和北星河汇合处。是竹山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核心城区一面靠龙背山,三面环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被誉为镶嵌在堵河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城关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聚焦党建引领乡村“五大振兴”,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靓丽画卷。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丰富“党建+”内涵,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保障机制,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1.支部建设标准化。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完善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把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治理的主平台,村级设立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成立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党支部联系服务群众功能。
2.干部培养规范化。积极推荐优秀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引导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让其在实践中长知识、提能力,目前全镇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4人。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培育制茶能手76名、“六坊”“四铺”工匠艺人115名、本土专家“田秀才”100余名。
3.基层治理网格化。推动党组织向村组网格延伸,形成抓党建、促治理、优服务、强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德治、法治、自治有效融合的基层治理新局面。筑牢“党小组+网格员+中心户长”基层治理铁三角,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壮大特色产业发展
1.立足特色资源,利用基础产业固本培元。城关镇立足特色资源,紧扣市场需求,坚持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打造茶叶种植、黄牛养殖、农产品加工、中药材、抖音电商等特色产业。一是完成2021-2023年老茶园施肥、剪枝、锄草、治虫等老茶园改造和幼龄茶园管护,覆盖脱贫(监测)户800余户;二是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在迎丰、园艺场、虎山、高家庄等村实际落实玉米复合种植面积600亩,办高产示范片一个。三是在霍河流域的刘家山、高家庄、二道坊等村4000余亩茶园,按照生态茶园建设要求,投入45000张粘虫红黄板,20盏太阳能杀虫灯,实现了春茶前无虫害不打农药的重大突破,同时完成低老茶园改造1000亩,新建直播茶园30亩,采摘销售20万斤大叶茶,17万斤芽茶,一片片“绿叶子”变成茶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四是镇农技中心巡回指导茶农追施催芽肥、棚面轻剪,在经历初春冻雨为害后,春茶产量明显好于预期,市场俏销。五是围绕“菜篮子”开展技术服务,对迎丰、刘家山、二道坊等露地蔬菜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对蔬菜生产环节实施了过程管理和质量检测,保障农药残留检测“零”超标。
2.挖掘以“山、茶、水”为主题的特色生态文化,不断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提速。以4月中旬刘家山“春风十里·茶山相遇”山水茶园户外徒步行为载体,广泛宣传推介茶产业和茶文化,不断丰富霍河流域休闲乡村旅游名片内涵;学习借鉴广东梅县“雁南飞”经验,持续推进霍河小流域刘家山茶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实施“茶里竹海”植竹4.4万株,在建1座1200㎡精制茶叶加工车间。完成茶里云顶改造升级,完成刘家山茶园产业路黑色化2公里,建成二道坊村至刘家山3.2公里景观路,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后花园磁吸能力不断提升,刘家山醉美茶园成为游客休闲打卡胜地,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多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康养先行区、农旅融合标杆区、特色近郊旅游村。
(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六件事”
结合霍河片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行动,在刘家山片区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以点带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1.农村厕所革命。坚持临河临库应建尽建、应改尽改原则,按照“六统一”模式(统一设计、统一选址、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奖补)扎实推进户厕改造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完成“三格式”化粪池厕改建设165座。
2.污水治理。坚持“分类施策、水岸同治”,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对霍河片区10户以上集中院落统一设计建设10座一体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10户以下院落及分散式住户,采取“4+1”(水冲厕所—三格化粪池—沉淀池—人工湿地+产业)模式实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对近城的二道坊村新建污水管网3.5千米至县城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收集纳管处理。
3.农村养老安幼体系建设。围绕农村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日常开放服务、人员配置及学龄儿童是否正常入学接受教育,谋划推动农村幼儿安幼中心建设,保障学龄儿童“四点半”教育。了解老年人需求,完善配套服务,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有所关爱呵护。目前,已建有安幼养老中心2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12个、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2个、童伴之家2个。
4.生活垃圾治理。截至目前,聚焦人口居住密集区已投放分类垃圾箱60余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垃圾清运公司经营,实现了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利用院子会、宣传条幅、广播喇叭、显示屏等载体开展宣传120余次,宣传动员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00余人次;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转运陈年垃圾1700余方,整治道路、护坡、沟渠垃圾6000余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变。
5.农村公路建设。围绕“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双向发力。完成县城至霍河水库7公里主干道黑色化工程,同时配套完成了霍河流域全线公路两侧花坛修复补新5公里及花坛苗木补植等,完成刘家山茶园产业路黑色化建设2公里。
(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深入开展“洁净竹山”行动。组织号召机关干部、镇直单位干部、各村社区网格员、公岗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青年志愿者等700余人常态化开展“洁净竹山 周五大扫除”活动,聚焦城乡接合部、河道沟渠、公路沿线、村组巷道等卫生死角和盲区,开展攻坚战、特色战、歼灭战,全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余吨,整治卫生死角800余处。
2.扎实推进霍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严格落实拆一批、建一批、栽一批、测一批、清一批、黑一批、美一批“七个一批”工作要求,依法拆除违法建筑,进一步处理生活污水,开展植树造林,持续提升改善水生态、提升水环境。全面摸排县城至霍河水库片区乱搭乱建69处,分批次拆除活动板房、钢架结构、砖混结构等违法建筑40余处,完成见缝插绿植树约2万株。
3.持续开展“文明河流”行动。积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党员群众清理河道垃圾,疏浚治理河道二千米、清理河道岸线各类固废600余吨,拆除河道沿线猪舍、鸡圈等脏乱差建筑物10余处,打捞水面漂浮物30余方。同时组建流域治理守水护水宣讲小分队,采取“领导包片-驻干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全覆盖入户走访,关停或搬迁15家“散乱污”企业,铺设3.5千米市政污水管网。坚持“分类施策、水岸同治”,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设10座一体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对流域水面漂浮垃圾进行清理,长期保持水面环境。同时加强沿线巡查,严防在河流水库周边随意倾倒垃圾,持续巩固水质提升。
4.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镇村各级林长扎实开展巡林工作,推送《城关镇林长制推进情况调度表》6次,选聘100名生态护林员和16名兼职护林员开展巡山护林,完成森林管护6.16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2.86万亩。持续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松材线虫病疫木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已清理销毁疫木4000余株。
(五)共同缔造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1.决策共谋聚民意。建立“村党组织、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组建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委会、矛盾调处会、环境卫生共建队、平安霍河护水队等“四会两队”,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把每一名群众纳入不同组织中,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缔造生动实践,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院子会,组织群众对意见建议逐一研讨,共商村级事务。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2.发展共建汇民力。围绕群众饮水、入院道路、环境整治等开展筹工筹劳,村党支部带头,成立村民环境整治小组,针对村内危旧废弃房屋、露天厕所、乱搭乱建房屋等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拆除劝导,定期清理房前屋后和村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
3.建设共管集民智。充分运用“五老”(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老干部)人才资源,发挥乡贤优势,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普技能培训、文化文艺进村组等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设立党员分区监督管理制度,分别负责区域内的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垃圾清理等内容,及时发现并提醒村民及相关责任人。明确村道认领、排水沟渠认领、公共设施等维护认领的“爱心共管监督员”,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整治成果的维护管理。
4.效果共评听民声。全镇8个村坚持党建引领,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群团组织为纽带,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建立党员共管、活动共联、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化共融等组织链接机制,进一步优化充实组织体系。鼓励村民建立村庄环境评比小组,定期开展村内环境评比工作,对村内的院落、宅前屋后等公共空间卫生整洁情况进行评分,现场张贴“好、中、差”,每季度发布“红黑榜”,年度实行环保积分制。用好村民议事会制度,大力开展“十晒十比十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营造良好共同缔造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家庭)”评选13953户;“十星促五兴”专题宣讲会80余次;“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200余场,参与群众75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8+N”志愿服务活动。
5.成果共享暖民心。开展“十堆十乱”治理,完成户厕改建160户,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共享整洁乡村环境。不断挖掘村庄历史,推介宣传刘家山特色故事,打造创建村史文化长廊、茶文化馆等,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所站、十星长廊、文化健身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作用,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等各类文娱活动,共享精神文明成果。
二、未来展望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城关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整合生态资产资源,通过不断激活生态资源要素价值,引导撬动社会多元投入,鼓励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擘画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城关镇:耿恒举、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