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24-10-17 16:02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王锐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它包含着这个地方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该地区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系统,包括语言、习俗、信仰、建筑、服饰、音乐、美食等多个方面。然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文化多元化的浪潮,特色地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多地域文化逐渐消失,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也在不断变化,这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我县地域文化基本现状

(一)历史文化。据专家考证,竹山堵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唯一的一部史诗《黑暗传》以及众多史料中记载的“中国三大创世神话”的诞生地。堵河文化流经了5个时期,即:神话传说中的创世时期、南蛮领袖时期、辉煌后的沉潜时期、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提升时期。堵河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具有特别的包容性与同化力。如果说竹山是地域文化的富矿带,那么有四大宝库值得深入发掘,第一是造人补天神话,第二是上庸古国文明,第三是武陵真源桃花源,第四是红色革命文化,其价值与意义不可估量。

1.女娲文化:女娲文化是研究有关女娲创世神话、民间传说、女娲崇拜以及相关民俗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据《康熙字典》等大批典籍记载,充分表明竹山是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圣地。近年来,我县积极挖掘女娲文化,打造女娲品牌,先后编撰出版了《彩船歌飘女娲山》《炼石补天话竹山》等书籍,创作了小型歌舞剧《女娲补天》,连续五次举办女娲文化旅游节,成立女娲文化研究会,邀请知名学者和民俗学家开展女娲文化学术研讨,编辑出版了《女娲文化研究》等。

2.上庸文化:古庸国是中华文化摇篮之一,其核心区域就是现在的竹山县,曾创造了灿烂的上庸古文明,至今,人们仍可在“附庸风雅”、“庸人自扰”、“朝秦暮楚”等现代成语中寻到庸国的踪迹。据史料记载,古庸国曾是中国青铜文化、巫文化、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庸国的成就几乎包涵了全部的古文明因素,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考古和开发价值。

3.隐逸文化:竹山隐逸文化是指以官渡武陵峡风景区为基础形成的“桃花源文化”。据张良皋等专家学者踏访考证,官渡武陵峡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近年来,竹山为抢救保护“桃花源”原生态自然风景,保护建设了武陵峡风景区,出版了《桃花源后记》《武陵文集》《武陵真源》《上庸密码》等研究性书籍,创作、排演了《桃花源里好耕田》《庸风》等舞台剧,开发建设了“桃花源街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4.红色文化:竹山县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辛亥革命首义元勋张振武和“二七”烈士施洋大律师的诞生地和故乡,也是竹山首任县长许明清英勇就义的地方。长期以来,人们在纪念先烈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竹山特色的红色文化。形成了由南至北到西(包括绿池子会议遗址——许明清烈士陵园——张振武故居——施洋烈士纪念馆——龙井红色教育基地——锣鼓洞战役纪念馆)红色旅游路线,出版了《首义元勋张振武》《施洋大律师》《施洋行状》《钢铁战士许明清》等研究性书籍,复建了宝丰施洋纪念馆和城关许明清烈士陵园等。

(二)非遗传承文化。

1.女娲传说:民间神话以抟土造人、兄妹成婚、炼石补天故事情节为代表的“女娲传说”,在竹山县尤其是西部中心地带宝丰镇及周边乡镇广泛流传,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彰显出女娲创新、民本、奉献、和谐四大精神,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竹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021年5月,竹山县女娲传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堵河民歌:是以堵河流域范围流传的民歌曲目为主,因受移民文化的影响,摄取了东西南北等多元文化因子,具有承南继北、兼东容西、巫史并存的混血型特点。于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渡、宝丰等乡镇也因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24年8月,竹山县被省民协授予“秦巴地区民歌传承基地”称号,与省民协签订了“文化品牌打造战略性框架协议”,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堵河民歌等打下来坚实基础。

3.堵河皮影戏:竹山目前仅存竹坪、深河、双台、潘口四支皮影队,是全市唯一仍在坚持传承的传统戏曲皮影戏,具有极高的皮影音乐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娱乐价值。于2011年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堵河剪纸:堵河剪纸起源于东汉,在长期艰辛的技艺传承过程中,涌现了以余曼白为代表的无数堵河剪纸大师,他们薪火相传,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于2011年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6月,竹山县被省书法家协会授予“湖北书法之乡”称号。

5.竹山牌子锣:又称“黄州点子”,由清末时期祖籍湖北黄州英山县人查光福到竹山县衙任职传入,历经2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黄州点子已融入了大量的竹山本地民间音乐元素,成为竹山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音乐。2007年6月竹山牌子锣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是竹山绿松石从勘探到成为玉件饰品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历来受到历代民间手工匠人的重视和推崇,已于2011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我县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保护传承工作整体统筹不足、系统性不强。地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统筹、上下联动不足;历史文化价值尚未确立,致使保护传承工作的方向与重心不明;一些承载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乡遗产尚未纳入保护名录,保护对象的覆盖面亟待拓展;跨区域、跨市县的历史文化线路、廊道缺乏整体保护。

2、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对地域文化挖掘与竹山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存有“重发展、轻保护、慢挖掘”思想。历史文化景观、名人、名镇、名村、街区、古迹保护,以及特色地域文化挖掘与规划编制进度相对滞后,全县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滞后,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完善的保护档案。

3、传承利用方式单一,社会效益发挥不足。“凝冻式保护”“以保为主,保而不用”现象存在,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及社会作用发挥不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与城乡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高品质生活融合不足,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效益未得到充分彰显。

4、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专业技术支撑薄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量大、覆盖面广,濒危遗产抢救与保护、历史建筑修缮与维护、基础设施整治、桃花源等隐逸文化挖掘与开发等均需大量资金支持,但目前保护传承发展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尚未形成完善的专项资金制度和社会融资机制。地域文化研究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专家智库建立滞后,专项业务培训与人才培养工作仍需强化,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元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5、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公众参与有待加强。地域文化挖掘、研究、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但目前地域文化研究机构不健全,地方历史文化保护管理机构配置不足,部门之间权责不够明晰,联动性不强,对地域文化挖掘研究与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情况缺少跟踪监测。同时,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公众参与度较低,公共监督力度薄弱。

三、推进我县地域文化研究与发展的建议

1、增强历史责任感。要将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传承工作作为重点,加强对辖区内历史文化挖掘整理、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统一协调的保护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保护格局。建议成立以上庸文化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重点研究竹山女娲文化、上庸文化、隐逸文化、红色文化、十星文化、绿松石文化等领域特色文化内涵,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成为研究中心顾问,组织竹山籍各类文化名人,集中大家智慧,对竹山地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旅产业资源要素。

2、强化规划针对性。由宣传部门牵头,文旅等部门组织开展竹山县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各级开发重点、保护名录,绘制全县保护与发展对象分布图。深入研究竹山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地理环境、历史成因、文化脉络、空间布局和遗存特征,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不损坏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优先规划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改善环境面貌,让保护发展惠及群众。

3、提高保护利用水平。文化保护部门要探索多元化利用模式,创新活化利用方式,从传统民俗风情、传统工艺、地方戏剧等入手,用世代流传的生动素材讲好民间故事,在传统浸染中传承中华文化根脉,积极培育与竹山文化相适应的精品业态,推进业态迭代升级,突显保护和发展的代表性、独特性、影响力,以高水平利用促进高质量保护。重视古法技艺工匠培育和技艺传承,积极培育本地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和高水平工匠人才,进一步提高天然景点的培育与打造,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水平,提升城乡空间特色与文化品质。

4、保障资金投入。建议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研究、保护、传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定历史文化研究、保护、传承重大项目,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竹山地域文化挖掘、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鼓励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拓宽资金渠道。

5、注重项目推动。以彰显竹山价值、支撑竹山格局为目标,统筹推进建设一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点项目。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遗址公园、保护场馆、空间标识等保护展示工程,对濒危历史城区、镇村、街区、地段、古迹等实施抢救性保护。依托重点城镇、关键节点建设一批文化公园、纪念馆(纪念物)、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等精品文化设施。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筑牢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基础,搭建数字云平台,促进开放共享,丰富和创新展示利用方式。

6、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让年青一代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接受本地的文化传统。宣传文化等部门要通过各级媒体和各类平台,策划一批具有竹山地域历史文化题材的大型访谈节目、实地采风节目、重走堵河专题节目等,深度挖掘和宣传竹山地域文化。文旅、融媒、文联等部门要策划编排一系列有关竹山地域特色的文化戏曲、民歌、历史剧、短视频、微电影和文艺作品等。

7、注重发展和创新。通过召开专家学者研讨会、名家采风、座谈交流等,形成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理论研究、学术论文和文艺作品;通过编辑出版一批有关竹山地域文化研究文化丛书、编排一系列地域历史文化剧目、包装推介一批地域文化旅游景点、重点培植和发展一批有关地域文化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创意产业,促进竹山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保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县文联:陆龙和)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