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靠”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2024-09-22 16:59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卢波

习近平总书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推进乡风文明,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让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十四届县委提出,要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带着这个课题,我先后多次带领机关干部深入驻村帮扶联系点溢水镇小东川村走访调研,走访座谈乡村干部43人次,走访困难群众25户36人次,走访电站移民37户45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1条,协同镇村现场解决问题15个,纳入项目扶持解决问题6个,这些问题和建议涉及产业发展、住房安全、困难补助、基础设施配套、村庄文化娱乐和村民就业创业等困难问题。从调研结果看,小东川村近几年变化明显,乡村振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反映出农民生产效益低、增收难、就业难、收入少等现实问题,我认为,要靠产业兴旺、能人乡贤、民风淳朴、驻村帮扶、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一、基本情况

小东川村地处溢水镇西部,距离竹山县城25公里、镇政府3公里、346国道1公里,十巫高速公路、川圣公路穿境而过。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村6个村民小组,340户1366人。村干部5人,后备干部2名,党员34人。耕地884.45亩(其中水田282亩),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14元。随着近几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一些乡贤能人逐步返乡创业,使该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发生新的变化,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逐步得到提升。

二、问题与困惑

(一)产业发展难。一是产业大户带动弱。该村有249户,但长年在家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读书的少年儿童以及不能出门打工的弱势群体。全村仅有7户发展产业,其中养猪的有2户,一户年出栏五十多头牲猪,还有一户年出栏十几头。2023年新发展养鸡专业户1户,年出栏一万余只商品鸡。2022年由村干部牵头成立的油茶合作社,新发展了430多亩油茶。二是产业投入风险大。该村邓德贵养殖的牲猪因今年遭遇猪瘟,8月初死了几头猪后,为了减少损失,只好将剩下的四十多头猪(包括五头母猪)全部低价处理,净损失5万多元。由村干部牵头发展的油茶产业合作社,种植430多亩油茶产业,同时在油茶地里还套种了高粱、油葵等作物,总计毛收入 30 万元,扣除人工、种肥、机械等成本投入 57万元,仍亏空27万多元,又无任何政策补贴,若不能补贴亏空,来年油茶将面临无人管理的困境,油茶产业将会夭折。该村截止去年年底仅有150多亩茶园,其中近100亩幼龄茶园去年因持续干旱全部干死,导致茶叶收入锐减;全村发展3户农家乐,现仅有一家还在营业,因客源少,每年营业额仅2万多元;原村干部利用抛荒地发展的200多亩中药材,由于市场影响长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今年县林业局组织发展的油茶产业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让人担忧。三是群众观念转变难。多数农户思想观念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部分群众满足现状。“小农思想”严重,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养殖业还停留在家庭经营状态,做大做强意识不足。

(二)群众就业难。该村建档立卡户67户259人,其中监测户6户20人,脱贫户61户239人。全村政策兜底30户,其中五保户3户(分散供养五保1户),低保户27户43人;全村残疾人口50户51人;有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1个,易迁户95户312人。现有光伏公益岗15个,生态护林员11人,公路管理员3人,国烟公岗3人以及其他公益岗位2个。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没技能,只有出门打工,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而找到工作岗位的也由于疫情和经济不景气经常停工停产,空闲在家,同时,本地企业少,多数剩余劳力无事干。

(三)群众创业难。村民有创业意识,但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乏创业经验和先进的企业理念。他们在外打工,从事低端产业者居多,技能含量不高,技术积累相对不足。农民工在外地也很少有创业实践活动,更无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的储备。创业经验欠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部分返乡的农民工只掌握单一技能,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和管理,创业经不起考验,因此企业往往难以持久和快速发展。缺少启动资金,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蓄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言,这点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而且农民工大多是从事种植、养殖产业,与市场不能有效接轨,弄不好投资就会“打水漂”,因此银行对农民借贷创业方面的支持度也不高。

(四)农业成本高。每一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只有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土地经营,才能使耕地利用最大化。但部分群众意识淡薄,不积极支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而且小东川村山地居多,在缺乏足够劳动力的情况下,土地仅由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这个群体耕作,利用率极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从该村的农业生产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农村灌溉大多靠自然降雨,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1亩水田为例,前期种子、农药、化肥、育苗,到后期稻田管护、收割、晾晒,每亩水田需投入1200元(不含用工茶水和生活费)。而1亩水田产出水稻1000斤,按市场价格1.7元/斤计算,每亩水田可收入1700元。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投入和收入基本持平,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五)劳力流失多。溢水镇小东川村常住人口226户786人,外出务工人数226人,占30%。其中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口96人。在家居住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儿童,对于这些农民来讲,仅靠种植农作物勉强能维持正常生活,因此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流向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劳力不足也是导致发展慢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一)靠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要如何才能兴旺?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找准产业。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找到适合本村本组的产业,不能跟风,必须既要瞄准市场,又要实事求是,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群众愿意。一定要找到群众能接受并愿意发展的项目,要把群众带出去学习参观,先搞示范种植,再以点带面,扩大规模,切忌盲目大投入、大规模发展,这里面,党组织和能人一定起到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团结协作。在产业发展上要有一定的规模,并有一定的技术来支撑,群众之间不能各吹各的调。

根据小东川村现实村情及产业现状,本人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对2023年已经建成的油茶专业合作社600茶园,套种的350亩高粱作物,必须加强茶园的田间管理,确保早日见效,同时对套种的高粱作物精细化管理,确保稳产增收,带动20余人长年务工,人均增收0.85万元。继续加强对建成的150亩绿茶管护,确保亩产增收4000元,户均增收2400元。积极引进魔芋产业,通过采取集中流转土地和分散种植相结合的办法,计划种植魔芋100亩以上。二是支持发展养殖业。争取政策,积极支持喻辉养殖土鸡10000只以上,实现收入20万元带动5户村民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支持石成强养蜂300箱以上,带动2户村民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扶持发展手工业。支持王升喜专业木椅加工,确保年销售木椅1000把以上,带动2户村民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四是支持劳务输出。支持陈必军对接企业公司,组织剩余230人以上劳力分批次就近务工,确保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支持个体工程老板秦世平承包工程,带动村民10人每年人均增收3万元。五是壮大水果产业。对现有草莓、葡萄、火龙果等小林果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六是发展农家乐产业。认真摸底,组织对现有2家适合开办农家乐的农户,进行餐饮培训,对室内进行适当装修,对环境卫生要提挡升级,可以争取上级部门,对经营好的农家乐,给予一定奖扶资金。

(二)靠能人乡贤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小东川村现有的能人、乡贤就是本村的人才,是一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培养挖掘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乡土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能有效解决乡村发展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据统计,该村现有以村主任陈必军同志为代表的能人5人,陈必军同志属外出创业能人返乡成为村级发展“领头雁”,2023年他组建的油茶产业合作社,带动20余人增收15万元,这个做法值得推广。该村现有以陈国同志为代表的乡贤8人,这支13人的队伍就是该村发展致富的“最大靠山”。

一要支持能人发展。对本村现有的5户能人,建立台账和帮扶机制,根据每户发展现状,制定帮扶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帮扶,一户制定一个政策,争取政府及各部门支持,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让这部分能人把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村里发展的引路人。

二要凝聚乡贤智慧。积极借鉴浙江“2022•同心越城”大会的做法,建立“小东川乡贤微信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齐聚小东川 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诚邀现有8户乡贤回乡观摩村级发展,共商发展大计,招才引智。

三要培养新型人才。积极挖掘培养乡土人才、电商人才、大学生、退伍军人、有志青年等新型人才,建立村级发展人才库,定时组织他们参加乡村振兴、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职业技能培训,把每个人培养成农村真正的实用技术型人才,为他们争取各类政策,发展产业经济。

(三)靠民风淳朴是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能说会道、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法宝,事实也是这样。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变着花样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让他们心齐气顺干事情,就是基层干部的工作诀窍。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搭平台、建载体、拓渠道,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宣讲、推动移风易俗等活动,让淳朴的民风进入小东川村的千家万户。

一要开展活动。挖掘绝活能人,会地方曲艺、懂人情世故、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很信任的人和网红达人等,让这些人走上舞台,走进网络,开展文化活动自然有群众“捧场”。利用文化广场,适时组织开展群众趣味运动会、篮球赛、歌咏赛、广场舞、拔河赛等大众性群体文化活动,激活群众文化细胞,为构建和谐乡风夯实底盘。

二要理论宣讲。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平台,邀请理论宣讲员在群众会、院子会上,用讲、唱、演的方法,宣讲党的二十大、基本县情、惠民政策、村级形势分析、道德模范等内容,把党的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文明乡风滋润千家万户。

三要选树典型。大张旗鼓学习宣传身边好人、全县道德模范、好公公好婆媳等先进典型,利用群众会、院子会组织先进典型上台讲,引导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要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及讲家风故事、晒家庭风采等活动。通过开展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群众节目宣讲《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九倡导九禁止”等内容,对违反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正面引导,推动乡风文明向上向好。

(四)靠驻村帮扶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一要放下架子,确保“身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中心党组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后勤保障工作。驻村工作队主要承担着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人居环境、提高治理水平等职责。只有放下架子,克服浮躁情绪,怀着对农村事业的无限热爱,主动融入农村,俯下身子沉到群众中间去,带着真诚的态度向群众学习,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要放下架子走进群众,俯下身子帮助群众,要把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面,积极主动作为,当好人民公仆,定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带领群众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前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二要转变角色,确保“心到”。转变角色最快方式便是学习。抽穗时的高粱总是低着头,越是谦逊好学,越能走向成熟。驻村工作队员要成为农村工作的“一把好手”。要放下“机关干部”的身份,从思想上、行动上将自己当成一名“村干部”,熟悉村情、民情,虚心向基层干部、老党员学习各类农业农村知识及农村工作方法、经验教训,尽早融入工作岗位、转变工作角色。

三要沉下身子,确保“神宁”。农村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实践和躬身。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工作不缺学历、缺经历,不缺头脑、缺方法,不缺志向、缺踏实。要想做好驻村工作,仅靠知识和头脑是远远不够的,俯得下身子、沉得下心思才是关键。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摒弃到农村“过渡”,把驻村工作当“跳板”的思想,切实发挥个人专业能力,将头脑变为农村工作“智力库”,将心理调整为农村工作“开拓者”,将身体化身为农村工作“孺子牛”,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心定神宁驻村才能将驻村工作干好干实。

四要真心帮扶,确保“情真”。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作为驻村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村“两委”班子座谈交流,全面掌握乡情、村情和民情民意,心系群众所思所盼,真情帮助解决群众疾苦,践行人民情怀,主动与群众“掏心窝子”交朋友,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暖心民生事,把群众小事当成不容懈怠的大事。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与群众密切深厚的感情,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五)靠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打造一支强有力村两委干部,村党支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底盘,要坚持党建引,强基固本,村干部是一支永远撤不走的队伍,是群众致富的最大靠山。

一要做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员”。村干部要深入学习研究乡村振兴政策精神要义,深度把握核心内容,围绕年度脱贫成果巩固目标,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多的政策引导。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精神引进千家万户。熟悉各种乡村振兴政策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给农户听,使政策知晓率达到100%。提高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满意度,分片区召开群众会,把党的好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同时收集群众意见,解答群众问题,为提高群众满意度打下良好基础。

二要做好乡村振兴的“信息员”。村干部要围绕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地形地貌等因素,深入每个小组和田间地头调研,收集村民农户信息,做好交流和沟通,详细掌握村户基本情况、发展现状、脱贫户的分布等,进一步明确村户需求、任务清单和帮扶重点,全面掌握小东川村乡村振兴各类信息。

三要做好乡村振兴的“服务员”。乡村振兴,根本上要充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带动群众提高产业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乡村振兴领导包保责任制,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为本地乡村振兴提供综合性的帮扶服务。选好用好优秀的村干部,用真心来服务群众,切实把“服务员”这一职责担起来、做到位,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县移民服务中心  胡光凯)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