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贯彻落实低保扩围增效相关规定,在强化制度设计、部门联动、主动发现、能力建设、指导督导等上下功夫,推动低保扩围增效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全县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2110户,全年新增低保对象1607户,累计对重病患者、未成年人、高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四类对象按不低于20%的比例增发重点救助金327.2万元,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强化制度设计。印发《竹山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除全省规定的单人户纳入对象外,进一步放宽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条件和范围,规定乡村振兴部门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中的重病重残对象,也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保障。从11月1日起,全面推行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进一步优化审核确认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同时,将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写入年度民政工作要点、社会救助工作要点,纳入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今年来,全县累计对1112人重病重残对象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352人。截至目前,全县在册保障对象中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7782户7782人,占比43%,单人户纳入人数比2022年底增加448人。
强化部门衔接。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残联等部门工作衔接,及时获取相关部门数据,与民政部门在册低保对象进行信息比对,形成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重残对象未享受政策清单、农村易返贫致贫户未享受政策清单、防返贫监测户未享受政策清单、重度残疾人未享受政策清单等,并以提示函形式下发到各乡镇,督促各地组织工作专班,开展调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程序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今年来,累计下发各地提示函4期68份。各地通过走访摸排,累计将1607户2272人城乡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新增人数比2022年全年增加155%。
强化主动发现。印发《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在全县建立244支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队。紧盯低收入人口、人户分离突发困难群众、信访人员、因灾因疫等致困人员,在走访摸排时,主动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协助有意愿的群众提出救助申请。全面推广使用“困难信息上报”APP,“救助申请”和“困难群众信息上报”APP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持续开展“户户走到”,今年来,全县2129名干部累计走访各类困难群众19175人次,帮助解决问题3491个,主动发现困难群众28人,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发现”的转变。
强化能力提升。持续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全县17个乡镇配备专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44人,244个村配备专兼职社会救助人员276人,确保基层有人干事。组织救助系统干部职工开展以“提能力强作风优服务”为主题的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大讲堂2期,围绕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社会救助政策,分乡镇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22场次,累计对600余名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经办人、驻村干部、村(社区)后备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极大提高基层经办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强化指导督导。强化低保扩围增效工作业务指导,全年召开工作推进会、督办会8次,印发工作通报3期,下发工作提示函4期、整改提示函7份,安排部署低保扩围增效工作。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年度复核,督促各地对各类困难对象全面入户调查,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增强低保兜底保障功能。强化县级督导,成立核查组,对各地年度复核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采取明察和暗访的方式,以“听、看、查、问”等形式,累计深入77个村(居),走访救助对象1555户1882人。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17份,并督促各地抓好反馈问题整改。(柴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