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始终保持半夜惊醒的紧迫感、守护健康的责任感,为儿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在竹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虽然身高不足一米七,但大大的镜框下一双眼睛总是异常坚定自信,嘴角的那抹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外表瘦弱的他却无时不散发出渊博的学识与儿科医生独有的气质,他就是患儿口中的“帅伯伯”、家长口中的“好医生”——向吉伟。现年45岁的向吉伟,医学院校毕业工作已有20余年,经他诊治过的患儿不计其数。
刻苦钻研重学习
为提高疾病鉴别率、诊断率,向吉伟先后多次到省人民医院、同济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同时,积极向特色专科医院学习先进技术,2019年,成功引进小儿推拿、中药雾化、小儿定向透药等绿色诊疗方法,不打针不吃药,成功为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感冒发烧、抵抗力低下患儿解除疾患,赢得患儿家长一致好评。
工作之余,他始终坚持抽时间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对新上岗医生认真带教。他说“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学习不止,这是对患儿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这种学习理念已然成为了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诺言!
细致严谨优服务
向吉伟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只要他们有需求,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个夏天的午后,该镇韩溪河村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走进诊室,要求开点止泻药带回家给腹泻的孩子喝。仔细询问病情后,向吉伟总觉得孩子的病需当面诊断,于是就耐心劝说家长将患儿带到医院进行详细查看,经他的再三劝说,家长便听从他的建议将患儿带到医院,当时患儿腹泻严重已出现重度脱水情况,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治疗及时患儿才转危为安。
该镇下坝村李某的孩子,出生后一个多月黄疸不退,情况不容乐观,于是找到刚从同济医院进修回来的向吉伟。经他仔细检查后,发现患儿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况,通常在孩子生后60天内做引流手术效果较好,否则后期由于胆汁性肝硬化造成肝脏不可逆损害会影响孩子一生。于是,向吉伟立即帮助其联系到同济医院的老师,最后认可了他的诊断并顺利做完手术且恢复的很好,现在都已经上小学了。
主动担当勇作为
众所周知,儿科医生的工作量非常大,几十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向吉伟将奉献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直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尤其是成为科室负责人后更是如此。
“我是党员、科室的排头兵,我不上谁上?”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率先垂范、躬身践行的行动指南。无论是“健康扶贫”的疆场,还是“三年抗疫”的战场,都活跃着他矫健的身影。走村入户宣传党的健康扶贫政策、包保精准扶贫对象、摸排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几年来,他带领该院儿科累计收治精准扶贫患儿1000余例,为特困家庭减免医药费五万余元、为困难患儿捐款捐物两万余元……尽其所能给予其帮助,为实现精准脱贫贡献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积极响应医院党支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号召,主动请缨抗疫一线。不畏酷暑、不惧病毒,在儿童发热留观区默默坚守70多个日日夜夜,收治发热患儿160余例。在一次次紧急核酸检测过程中,更是哪里缺人补哪里,出色的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
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尤其艰难。其实他有很多理由、也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去轻松点的岗位,但一看到患儿生病后的痛苦和患儿家属期盼的眼神,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耕好责任田,种好自留地,为辖区内患儿健康成长提供坚强后盾。
就是这样一些平常事,就是这样一颗医者心,在平凡中书写着不平凡,在平常中展示着不平常,时刻不忘当好主力军,守好健康门,筑牢中国梦!(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