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宝丰镇中心学校积极探索、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镇教育呈现出“全域均衡、全阶优质、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优质均衡的乡村教育,激荡起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
党建领航是灵魂。始终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和育人政治使命。着力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党建示范校创建和质量创优,持续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走访师生家长近2万人次,办实事40余件。宝丰镇教育党总支被评为“十星级基层党组织”,宝丰镇中心学校被评为“十堰市文明校园”,施洋小学被评为“党建示范学校”,黄栗九年一贯制学校、红卫小学成功创建清廉建设示范点学校,1名教师获评竹山县清廉家庭,5名教师被推荐为竹山县教育系统清廉干部、清廉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竹山县能力作风建设标兵。在县教育系统上半年第三组党建拉练中,宝丰镇教育党总支获得第1名。
立德树人抓根本。宝丰镇各学校组织开展“童心向党”“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等系列德育活动,持续深化“一校一品”。宝丰中学倾力打造诗词校园文化,用经典诵读、经典传唱、师生写诗、以诗作画、以诗编舞等方式,感染学生、渲染氛围,营造积极向上、阳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黄栗九年一贯制学校传承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以讲、传、唱、诵、画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孝老敬亲;施洋小学利用施洋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持续迭代升级红色文化示范校创建;双坝小学积极开展足球运动,以足球特长班为抓手,广泛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红卫小学依托地缘优势,组织学生赴五福龙井智慧园参观、学习、交流,感受乡村巨变,厚植家国情怀;新茶小学联合十堰军分区开展国防特色教育活动,成功入选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宝丰镇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中队”1个、“全国优秀少先队员”1名、“十堰市新时代好少年”1名。
优化布局促均衡。宝丰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集镇挤、农村弱现象十分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日渐明显。为优化乡村学校、幼儿园布局,宝丰镇聚力改善办学条件,围绕“改造提升农村学校、扩大建设集镇学校”这一目标,向上争、向内挤、向外挖,不断加大对每所乡村学校教育的投入力度。出台《关于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指导意见》,按标准化要求配置基础设施,积极实施集镇学校提质扩容行动。坚持群众满意,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各校生源分布及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充分考虑适龄儿童就学便利和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一校一策,确保“学校的撤并取得群众同意”“保留的学校办到群众满意”;既防止出现新的“空心校”,又防止小学和幼儿园“盲目撤并”等问题。
提升质量为核心。宝丰镇中心学校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落实“三到位三促进”,即督办考核到位,促进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教研培训到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共建协作到位,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提升。通过提能力、转作风,增强了教师责任意识、提升了队伍素质,提高了工作水平,培育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乡村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蕴含着农村孩子的诗和远方。”宝丰镇教育党总支书记、校长张赐东说。下一步,该镇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进一步突出乡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最好资源发展乡村教育、最强改革办好乡村学校、最大力度关爱乡村师生,打造“高质量乡村教育宝丰样板”,推动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以乡村教育“一池活水”激荡起乡村振兴的“满园春色”。 (朱本双 陈坤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