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山区人才工作瓶颈 助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2023-08-22 15:12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陈芳

——竹山县人才工作调查与思考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年来,竹山县紧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县战略,全面提升人才政策引力,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切实将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为“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人才”答卷。

“人才引领发展”,但山区县由于受发展环境和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存在引不来、留不住、育不优、用不畅等困惑。如何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瓶颈”,关键要理清政策痛点、机制堵点、环境弱点,用活比较优势,主动求变,积极作为,谋好引才聚才“大文章”,下好下活人才“一盘棋”。

一、主要经验做法 

1.创新机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了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到实处,竹山县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一是调整优化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把人才工作从“部长工程”上升为“书记工程”,加强了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真正将人才工作纳入了全县整体战略之中,增强了人才工作的引领力和战斗力;二是顺应新时代人才工作需要,以2019年机构改革为契机,在机构人员精简的大环境下逆势而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委直属的人才工作专门机构——竹山县人才服务中心,加强专职从事人才工作力量;三是认真落实习近平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贯彻省、市最新人才政策要求,新出台了《关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竹山县在外优秀人才“回归计划”实施办法》,修订完善了《竹山县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竹山县人才公寓管理办法》,为大学生回竹就业创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在外优秀人才回归提供了有效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为人才多样化住房需求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2.广聚英才,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解决山区人才总量不足的难题,竹山县不断创新机制,制定引才政策,吸纳人才到竹山干事创业。一是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秉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理念,聚焦全县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民生行业,连续多年组织开展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先后累计引进硕士研究生89名、本科毕业生200余名充实到各企事业单位;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万大学生留(回)堰计划”,抢抓毕业“窗口期”、就业“机遇期”,通过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线下外出招聘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2022年全年征集大学生岗位需求3120个,招聘到岗大学生1974人,2023年上半年已征集大学生就业岗位数3947个,招聘到岗大学生1230人,为全县各行业注入新的人才活力;三是在全市率先启动在外优秀人才“回归计划”,从人才回引、干部回调、能人回乡三个层面,以桑梓情怀和乡土情结感召、吸引竹山籍在外优秀人才回家乡就业创业。2023年,已集中受理申请回调人员16人,均为35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的各行业骨干。

3.育用并举,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聚焦现有人才现状,采取多种举措提升人才能力素质,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2020年疫情大考中,竹山县在全市率先做到疫情患者清零,无一例死亡。近年高考上线率不断攀升,考评名次在全市稳居前列。一是创新方式强化培训。依托人民学习·智慧教室载体,连续4年开展党政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5万人次。选派县直单位“一把手”到浙江绍兴挂职学习14人次,组织人才到石景山、浙江、厦门等地开展外训学习5000人次,推动全县党政干部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提升才识;二是突出特色精准培育。以“国家、省、市、县专项培训”为抓手,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方式,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到武汉同济、协和等三级医院进修学习,邀请省、市医学专家和特级教师来竹传授“真经”,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素养提升工程,先后投入500余万元组织开展名师、名医、名匠、拔尖人才评选表彰200余人;三是聚焦乡村振兴普及培训。结合县域“56513”产业布局和基层实际需求,持续不断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培训计划,每年分层分类培训电子商务、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超2万人次,累计孵化绿松石电商人才6000余人,入驻抖音直播基地商家300余家,带动绿松石从业市场主体5000余家。

4.倾心关爱,优化人才服务水平。为留住人才、关心人才、关爱人才,竹山县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创优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各类人才体验到价值感、成就感、幸福感。一是安居才能安心。竹山高度重视人才安居工程建设,筹集1.4亿元,建成人才公寓704套。按照定位高端、配套齐全、免费拎包入住标准,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建成高层次人才公寓164套,先后入住高层次人才、企业高管人才近百人,并建立“一人一档”跟踪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优越的居住环境,让人才安心就业创业;二是包联融通关心。以“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完善县级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县领导每人包联1-3名优秀人才,县直单位每名局长包联1名人才),全面落实一年一次走访慰问、健康体检、视察议政等制度,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思想联系、感情交流和保障服务;三是待遇提升暖心。积极筹措资金,兑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奖励、住房资助、生活补助等各项人才待遇,每3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人才评选,并给予相应资金奖励和职称评聘、体检疗养、学习培训等优惠待遇,营造暖心的留才环境。

二、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1.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专业结构失衡,教育类、卫生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70%以上;二是行业分布不均,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而建筑交通、金融经济、机械加工等专业人才稀缺;三是技术层次不高,例如绿松石粗加工方面的初级技能人才占绝大多数,精雕刻高水平高层级的人才匮乏。

2.人才引进难以达到预期。一是引进人才数量不多。虽然每年均统筹20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指标,但2016—2022年仅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34人,引才人数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二是引进人才质量不优。由于部分特色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存量较少,例如茶叶、绿松石、卫浴等产业,引进的人才在综合素质方面还达不到高标准要求,尚不足以担起产业创新突破发展的重任。

3.“孔雀东南飞”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受发展环境和经济欠发达等多种因素影响,加之人才流动的“虹吸效应”,留才形势依然严峻。2016年以来,县委党校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10人,现在岗仅有3人,每年考调县外的各类人才近百人。

4.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部分企业在创业孵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未充分发挥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过程中的引擎作用;二是部分用人单位对引进的人才缺乏科学培育,人才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才使用效益较低。

三、对策和建议 

转变用人理念,做到以“柔”济“刚”。结合我县山区条件、产业布局、创业环境等实情实际,在县域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刚”性引进不理想的前提下,实现不拘一格的“柔”性突破。一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产业顾问、技术专家等制度优势,坚持“因村定需、按需选人、注重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科技下乡”“万名人才进万企”等人才专项行动,建议省级加大科技、人才储备投入和专项资金支持;二是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采取“创新+资源、智力+服务、科技+产业、教育+合作、人才+计划”的县校合作模式,实行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系列“柔性”合作,解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矛盾;三是借力北京对口协作、对口区域挂职、重点招商合作等,发挥“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网络功能和产业发展、项目争取等宏观作用,使人才链、产业链、信息链、资金链有机融合。为解决人才需求矛盾,提高人才智力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有效做到以柔济刚,建议出台制定《竹山县柔性引才暂行办法》,规范服务和管理,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自由的人才政策。

激发内生动力,做到变“僵”为“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竹山未来发展蓬勃无期,为克服现有人才“躺平”“内卷”现状,解决人才队伍僵化问题,充分发挥现有人才队伍作用,必须想方设法盘活、激活现有人才。一是继续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聚焦“56513”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培育水平,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二是健全激励措施,落实落细现行“真金白银”政策,激发现有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基层党政人才“上派下挂”锻炼机制和基层人才提拔使用力度,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在体制单位内“柔性流动”,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在体制单位外就业创业;三是大力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回引工程,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组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类别、分层次对在外人才进行拜访,积极推介重点产业、优势资源、优质项目,引导优秀在外人才回县就业创业;四是加强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和青年队伍建设,举办各类技能人才大赛,组织青年创新创业,以赛选才、以赛育才,盘活、激活基层人才“一池春水”。

打造人才洼地,做到化“劣”为“优”。作为山区县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劣势,我们要抢抓机遇,打造产业成就人才、事业造就人才、环境留住人才的发展优势。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意识上、行动上,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人才有健康的舆论环境。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不求全责备。让人才能尽心干事、专心创业、有舒适的创业环境。在落实好待遇保障的同时,做好住房保障、就医就学、安居休闲等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贴心化的服务,让各类人才安心工作,有幸福的生活环境;二是选树榜样典型引领。在主流媒体开设“人才动态”“一把手谈人才”等人才工作专栏,宣讲基层一线优秀人才工作事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激励人才干事创业;三是创新完善机制。借鉴比较邻近县市人才政策,学习外地人才工作先进经验,充实优化我县人才配套政策。持续推进领导联系专家、慰问走访、评先表模和优秀人才健康体检、疗休养等活动,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流程,全面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四是建议结合机构改革,对不再适宜新时代发展的机构、编制进行统筹整合,设立竹山人才编制蓄水池,为全县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民生事业、重点工作攻坚的人才需求提供支撑。(作者系县人才服务中心 王天斌)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