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年来,深河乡牢固树立“矛盾纠纷一线化解法”思想,强化责任意识,规范信访行为,畅通信访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未发生赴省进京访,未发生亡人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造成恶劣影响的和影响政治安全的重大事件,未发生网络炒作事件,未发生触碰社会道德底线事件,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一、走村入户,问题掌握在一线。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是群众冷暖的“温度计”,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感知群众内心的“温度”。深河乡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按照乡领导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组的模式,每个季度对辖区所有农户进行走访,让群众经常看得见干部,也让干部知道群众关心关注什么;重点走访破堵点。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做好上下沟通,信息互通,通过直接看、亲口问、现场查,主动了解问题;构建排查网络。在各村分别设立信访调解组织,发挥基层干部、中心户长作用,早发现信访苗头、掌握信访信息,及时反馈信息、及早介入。
二、主动出击,矛盾化解在一线。在建立健全信访隐患排查机制的基础上,超前做好信访预案,把握工作主动性。一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对苗头性、倾向性的社会现象,早介入、早化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落实领导包案工作机制,部分信访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多个单位,要明确直接责任人,由驻村领导或责任领导直接与群众见面解决,通过及时交办,督促信访矛盾得到及时处理; 三是落实重大信访由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避免引发越级上访,把解决信访老户及历史遗留问题与当前农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三、发动群众,紧盯重点在一线。对来访群众的问题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案案有结果,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将信访“关口前移”,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变信访办理为信访服务,把信访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抓好教育疏导,对各类信访积案,坚持教育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依理依情予以解决。
四、热情办事,取信于民在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发展,深河乡始终深入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深河乡发挥网格员和明白人优势,通过“中间人”“第三人”“明白人”配合工作人员积极处置矛盾纠纷,让群众来讲道理,让街坊来评评理,形成了干部群众齐上阵的工作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和效果。依托网格化管理,共设置了8个大网格,40个小组和60余人的网格员、明白人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防线”作用。同时各村组织老党员、新乡贤以及其他有正面影响力的人定期召集开会,配合村委会做好接访约访工作,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
据悉,该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7%,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群众信访正在向干部约访、上门服务转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何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