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2022年以来,文峰乡塘湾村以“童伴妈妈”项目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合理利用幼儿托幼中心,探索新时期关心关爱农村儿童的新模式,助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治理。
完善体系明责任。围绕“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的模式,文峰乡塘湾村党支部积极联合文峰乡中心学校,动态掌握文峰集镇及塘湾村周边留守儿童信息,建立30余人的亲情台账,收集微心愿。压实“童伴妈妈”责任,每周末带动全村儿童开展主题活动、趣味知识小课堂,发放文具、生活用品,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强健孩子们的思想和体魄。
丰富活动融感情。自“童伴妈妈”项目启动以来,累计完成主题活动共计12次;严格按照童伴妈妈“六个一”工作职能职责,对儿童进行动态家访675人次,帮助解决生活、心理上困难问题110个;通过“童伴之家+户户走到”等方式,成功协助困境儿童办理最低生活保障3户8人,成功申请临时救助2人,有效解决全村儿童亲情缺失、监护缺位、心理健康等问题,健全了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网络,留守孩子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
探索路径建品牌。推进幼儿托幼中心建设是乡村建设“六件实事”之一,文峰乡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在落实“童伴妈妈”项目中,基本掌握了关爱农村儿童的方法路径,将继续完善“乡级主建阵地、村级主动关心、单位主抓配合、童伴妈妈主要落实”共建共管模式,不断建立“每周有活动、每月有走访、每季有帮扶”的全过程关爱机制,让“童伴妈妈”项目在文峰遍地开花,形成品牌;让农村儿童在组织关爱下增添笑颜,倍感温暖。(周立勇、吴燚、袁怀志)